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法

时间:2021-01-03 20:13:44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法

  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法是小编为你带来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侗医是侗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探索和积累治疗疾病的一门少数民族特色医学。

  贵州黔东南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生活环境恶劣,当地人民只能采用原始的侗医药治疗疾病,随着世世代代的积累形成了极具特色、富有疗效的侗医药文化,尤以其外治法最具特色。

  其中的滚蛋疗法、竹火罐法最为常用,是广大侗族人与疾病斗争中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侗医药;外治法;滚蛋疗法;竹火罐法

  贵州省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省份,黔东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区,湿热多雨,气候条件优越,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为居住在这里的侗族等各民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他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和与病魔的作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侗医药文化,尤其是其外治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易学、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疗效可观等优点,为当地人们治疗及预防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侗医的外治法中,尤以滚蛋疗法、竹火罐法较为常用。

  1 滚蛋疗法

  1.1策略简述

  滚蛋疗法又称为履蛋疗法,是用鸡蛋在患者的身上来回的滚动以达到祛毒治病的一种治疗策略。

  此法多用于小儿,成人也可运用,主要适用于普通伤风感冒、肌肉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且治疗时患者有舒适感,全无针药之苦,又能达到治病的功效。

  此法还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侵袭所致的感冒发热。

  此外,当地侗医人还采用滚热蛋和银蛋治疗发热、抽搐等,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滚银蛋可以制约病情的恶化,如乳腺癌等。

  1.2治病原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毒邪内犯时可以从不同部位反应出来,其中大部分可以从皮肤上反应出来。

  鸡蛋是生命的前体,它在于体表皮肤接触的时候可以把体内的毒素吸附出来,并能将有关毒素的性质从蛋的颜色和质地的转变中反映出来。

  1.3操作策略

  滚蛋疗法一般使用生鸡蛋在患者身上反复滚动,其部位主要有面颊、颈腰椎、胸腹部及其他的患部,来回的.反复滚动,滚动完成后贴于肚脐上片刻,然后将其煮熟后剥开,通过观察鸡蛋上的反应(如蛋壳、蛋白、蛋膜、蛋黄等)质地和颜色的转变来诊断疾病的性质、部位、轻重。

  根据治疗的需要有滚生蛋、滚熟蛋、滚银蛋、滚药蛋。

  1.3.1滚生蛋

  取生鸡蛋一至数枚,洗干净晾干。

  然后用蛋在患者的额部、胸腹部、手足心等部位顺指针来回滚动,直到鸡蛋发热为止。

  病情较轻的滚一枚蛋即可,较重的可以滚2-3枚。

  1.3.2滚熟蛋

  取鸡蛋两枚,在煮熟后,用煮好的热蛋一枚,趁热在患者的额部、胸腹部、手足心等部位顺时针来回滚动,根据病情来选不同的滚蛋部位,蛋冷更换直到取微汉为止。

  1.3.3滚银蛋

  取鸡蛋数枚,煮熟。

  蛋熟后剥去蛋壳,除去蛋黄,置一银器于其中(如银戒指等),趁热用手巾一块包住,在患者的身上滚动,部位和策略与滚热蛋相同。

  1.3.4滚药蛋

  取鸡蛋数枚,放相应的药草于锅内同煮,药草的选择要根据病情而定,如风寒感冒选生姜、艾草等,风湿病选血藤、黑骨藤等,跌打损伤选泽兰、三百棒等,消化不良选生山楂、鸡内金等,煮到蛋为褐色,取煮好的热蛋,趁热在患者的额部、胸腹部位顺时针来回滚动,蛋冷更换,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用相应的滚蛋部位。

  1.4注意事项

  1.4.1鸡蛋的温度要适宜,小儿皮肤较娇嫩,避开烫伤。

  1.4.2在滚蛋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

  1.4.3在滚蛋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换热蛋,保持相应的温度。

  1.4.4局部皮肤有病变的患者要慎用。

  2 竹火罐疗法

  2.1策略简述

  竹火罐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拔罐疗法的一种,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本法在中国民间使用很久。

  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1]。

  2.2治病原理

  将罐吸附于机体的局部造成局部的负压,使局部的毒素、淤血等排出,以达到止痛、排脓、消肿等目的,且可以推动药物的吸收,减轻患者的痛苦。

  2.3操作策略

  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长短根据需要可有多种,但常用的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

  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

  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在临用前,竹罐要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

  黔东南侗族地区至今仍延续着古老的竹火罐疗法,因该地潮湿的气候很适合竹的生长,取材方便。

  2.4注意事项

  2.4.1拔罐部位要选用适当,应选用肌肉丰厚,毛发较少的地方,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的地方,火罐易脱落。

  2.4.2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剧烈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2.4.3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2.4.4拔罐时不宜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避开起泡,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应及时就医。

  2.4.5拔罐当天不要洗澡,因拔罐后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再用凉水刺激,极易受凉,另拔罐部位的皮肤,洗浴后局部易感染。

  2.4.6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广泛的皮肤病及大血管周围应忌用或禁用。

  3 讨论

  侗医外治法与其他传统医学一样属于经验医学的范畴,其医药理论和治疗策略也都是来源于实践的总结并用于指导实践,同时也受到其基本观念如“万物有灵”和“天人合一”等朴素的自然观影响,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科学知识的限制。

  或许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些策略很难让人理解。

  但它能够长久不衰延袭至今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以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使侗医药理论在保持民族医药特色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杜江,邓永汉,杨惠杰.苗医绝技秘法传真[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68.

【两种常用侗医外治法】相关文章:

中医外治法诊治疱疹情况研讨07-05

彝医预防医学07-31

导医招聘启事11-13

导医转正个人总结10-19

彝医预防医学探析05-28

导医工作述职报告范文04-10

前台导医求职简历模板02-03

古代文学需要培养两种能力01-21

医养项目可行性报告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