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学本科论文

时间:2022-10-05 21:27:10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会计学本科论文大家知道怎么写吗?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哦!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1】

  摘要:文章简要叙述了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争论,指出会计准则的制定走向政治化。

  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纯技术规范,但作用于现实时同时又是一种微观经济政策。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直接影响公司净利润,进而影响利益相关者,利益集团必起来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利益集团与会计理论自身发展这两种力量的较量,最终决定会计准则的取向。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纯技术规范;微观经济政策

  人们对会计准则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理解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准则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围绕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制定展开激烈的争论,又一次展现了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Consequences)。

  经济后果对传统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论提出了挑战。

  一、经济后果概念

  StephenA.Zeff(1978)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即会计报告会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

  WilliamR.Scott(1997)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经济后果表明,尽管存在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但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价值。

  他认为尽管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只要公司对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作充分的披露,市场便会识破由于会计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盈余变化,并对之做出价格反应,但问题的关键是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导致不同的净利润,而净利润往往作为各种契约(如管理者的报酬契约、公司的债务契约)最常用的依据,这就可能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的经营活动,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

  而且,如果这些影响是负面的,并且许多投资者受到影响,这些投资者就会向其政治代表施加压力,结果政治家也会对会计政策及其制定机构产生兴趣,使准则制定走向政治化。

  二、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制定的争论

  公司向管理者和其他职工授予股票期权,按照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2年发布的第25号意见书“对向职工发行的股票的会计处理”的规定,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核算,即在授予日按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确认报酬费用,由于通常行权价与授予日市价相同,因而报酬费用为零。

  这有悖于事实和逻辑,因为股票期权对其持有者是有价值的,对发行公司来说也是有成本的。

  因此,从1984年开始,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立项重新考虑第25号意见书,1993年6月FASB发布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征求意见稿,建议用期权定价模型来估算股票期权价值,并确认报酬费用。

  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认为第25号意见书的修改对他们产生了极不利的影响,他们对新准则的制定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征求意见稿遭到社团暴风雨式的反对,并且牵动了众多的议员。

  国会议员AnnaEshoo指出FASB的征求意见稿造成了对美国经济复苏和企业发展的威胁,它损害了中低层职员的利益,阻碍了新兴行业的成长,如十分依赖人才的高科技企业。

  参议员JosephLiberman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不得要求公司在利润表中报告股票期权计划的报酬费用”。

  1994年底,FASB只好妥协,鼓励公司运用公允价值法来确认股票期权报酬费用,而不是作为一种强制要求。

  最后,新的妥协的会计准则发布于1995年10月。

  由此看来,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FASB的.技术制定过程,而且是一个政治化过程。

  因为,整个争论过程并不是围绕恰当的会计处理,而是围绕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因此,有人担心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一些社会的、经济的、公共政策目标,那么,财务报告很快就会失去它的可靠性。

  对会计准则本质的探讨将有益于对问题的理解。

  三、会计准则在本质上是一种纯技术规范

  会计原则本身必须是“有序、系统、内在一致,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现实相吻合,它们应该是不受个人所左右的、无偏见的。

  ”会计准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纯技术规范。

  它是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以此来指导会计实务,使得会计系统所反映的与可观察的现实相吻合,向报告使用人提供可靠的、真实的、不偏不倚的财务报告。

  但是,这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现实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它固有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一个个人也具有他固有的经济利益,会计系统所反映出来的数字不是单纯数学意义的数字,它具有经济意义。

  因此,当会计准则置身于现实的经济环境中时,它同时是一种微观经济政策。

  会计准则不可能超然独立于现实环境,而是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而偏离它纯技术规范的本质。

  正是由于会计数据具有经济意义,会计数据不可能是抽象信息,会计政策具有经济后果。

  四、经济后果的动因分析以及会计准则的取向

  人是经济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企业更是如此。

  Watts和Zimmerman(1990)指出会计政策之所以有经济后果,主要是存在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因为无论是报酬契约、债务契约,还是政治成本通常都以公司盈利为考察的主要依据,而会计政策对净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价值。

  问题的关键在于净利润。

  净利润是一个计算结果,这个计算结果的大小十分依赖于计算过程的游戏规则,亦即会计准则。

  净利润具有可塑性,成本费用的不同分配方法导致了净利润不同的计算结果,这计算结构又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的报酬,影响到公司的债务筹资,影响到公司是否被政府管制,因而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影响公司的价值。

  管理人员能做得到的是,尽量影响甚至改变净利润的计算所依赖的会计准则,这种影响可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前,也可能是在会计准则制定后,即实施过程中。

  事前的影响,如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激烈争论、游说活动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会计准则的制定已经演变为一个政治过程。

  事后的影响,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财政部来担任,准则制定前公众少有发言权,对准则的不满体现在实施过程中的阳奉阴违。

  因此,会计准则的取向取决于两种力量,一是利益集团的力量,二是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会计准则的最终取向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较量,是这两种力量的合力。

  利益集团,主要指政策触及到其利益的群体的总称。

  经济问题政治化,是社会中一条不变的定理。

  经济利益的损害,利益集团必然诉诸于政治行动,通过其政治代表来对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

  会计准则其实是一种微观经济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政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经济的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是客观的,这就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可能纯粹是一个技术过程,不可能完全由会计理论来支配会计准则的取向。

  当会计准则对企业净利润不产生实质性影响时,利益集团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就较少地施加力量,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就主导了准则的取向;当会计准则对企业净利润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时,利益集团就对准则制定施加强大压力,以社会的、经济的、公共政策目标等堂皇的理由来阻挠准则的制定,会计理论自身力量就显得十分微弱,会计准则取向于社会的、经济的目标,而丧失自我。

  尽管会计理论界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力挽狂澜,但利益集团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会计准则本身又是微观经济政策决定的。

  经济政策的取向会对利益集团既得利益产生影响,为了争取利益,它必然奋起抗争,对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会计准则不可能超然独立,总会受制于利益集团的影响。

  即使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前公众少有发言权,但社会的、经济的目标其实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是给予充分考虑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美国是典型的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的国家,尚且无法处于超然独立的地位,我国官方制定会计准则更不可能超然独立。

  总而言之,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可能是纯技术性的,苛求它是纯技术性的做法也是不现实的。

  会计准则的制定只能在技术规范和经济的、社会的目标之间作权衡。

  参考文献

  1.D.E.Kieso,J.J.Weygandt.IntermediateAccounting9thEdition[M].JohnWiley&Sons,Inc1998.859-860

  2.葛家澍,刘峰。

  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J].会计研究,1996(2)李务贤

  传统会计主体概念辨析【2】

  摘要:本文从会计的发展及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会计基本前提的会计主体概念;并从科学与哲学的视角提出会计人员是会计主体、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是会计客体的新理念,使会计学中会计主体的主体概念与哲学中主体的概念一致。

  同时对传统会计主体与新会计主体与客体进行了剖析,以使新的会计主体理念内涵清晰、无歧叉。

  关键词:新会计主体理念会计客体会计基本前提

  一、传统会计主体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会计主体的新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和应用大为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的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的兴起,促进了虚拟企业的迅速发展。

  虚拟企业是一种依托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管理的跨越物理空间的虚拟组织形式,为了完成特定的经济活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互联网将多个个体联系起来,建立起短期或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最快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一旦业务或交易完成后,又可在瞬间解除这种联系。

  虚拟企业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本身概念,不局限于实的物理空间,还存在于虚的网络空间;并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使会计主体分合迅速,极具灵活性。

  从而使得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越来越难以界定,传统会计主体更加难以把握。

  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的会计主体的思路,对会计主体本身重新进行认识。

  从传统会计主体内部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兼并浪潮纷纷兴起,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日趋广泛,跨国界、跨行业经营的公司日渐增多,企业经营的空间不断地扩展和延伸,由此产生的合并会计报表业务,将各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合并,实质上是对不同的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母公司这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对传统的会计主体带来了冲击。

  因此,应建立衍生新式的会计主体或另辟蹊径设定会计主体。

  从会计主体外部看,主要包括会计信息需求和会计信息反映两个方面。

  会计信息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具开放性,各企业、公司、同行的信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能够互相兼容,实现资源共享。

  但传统会计主体并没有从信息需求的角度作任何解释和定义,只是从会计核算角度限定了特定的空间范围,难以内涵会计主体所涉及的更深远的意义,如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

  会计信息反映强调单个、有形、稳定的经济实体。

  传统会计主体是进行持续经济活动、能用价值计量的特定单位,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小到车间、班组甚至个人。

  但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传统会计主体并未包括大到多国联合体,小到国家甚至地区。

  从而对地区、国家、多国联合体、全世界经济的会计核算就不存在,显然这与经济全球化要求会计信息全球化不相适应。

  由此也产生微观会计属于会计学科范畴,而宏观会计因为缺乏会计主体不能归属会计学科,只能归属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科范畴。

  笔者认为,这种由于传统会计主体问题,致使微观会计学和宏观会计学属于不同学科范畴是不科学的,需要进行改革。

  (二)传统会计主体概念分析一是传统会计主体的涵义存在缺陷。

  首先,会计主体定位不唯一。

  传统会计主体定位于服务对象,而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相关者,这就造成会计主体定位不唯一。

  由此产生该定义混淆了会计工作的实施单位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实际工作中还会使会计实施单位面临两难选择,如企业同银行的业务往来中,企业和银行的会计记录就完全不同,并且立足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就会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可供选择,从而面临选择难题,此也为会计主体定位不唯一所致。

  其次,会计主体范围应扩大。

  会计主体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限定在具有完整组织结构和人员的单位或组织。

  该定义较易理解,但无形中将部分经济核算单位排除在外。

  在经济活动中,个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在资金市场,个人投资者进行会计核算、决策分析,从事着会计主体的工作。

  在网络经济时代,不同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目的,打破企业间的间隔,以网络为纽带,组成联合体(网络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该联合体也要进行会计核算,由此可见会计主体范围应当扩大。

  二是传统会计主体存在歧义。

  按照哲学或科学的观点,主体应是事物的主要部分,起主导作用。

  而传统会计主体含义中的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这一事物的非主要部分,起着辅助作用;主要部分应该是会计人员,起着主体作用。

  由此,传统会计主体中的主体含义与通常所说的主体含义不一致,即产生歧义。

  (三)传统会计主体难以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要传统会计主体与会计实践特别是网络会计实践的冲突引发了对会计主体的研究。

  主要一是修改传统会计主体定义。

  该观点建议将会计主体定义为“会计工作的实体或个体”。

  会计主体分为实体和个体:实体型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以及合伙企业,还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联营公司或企业集团。

  个体型会计主体就是个人,拥有经济资源,为了特定的目的,以个人为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并独立地承担经济责任。

  这一修改后的定义,实质上仍然没有解决传统会计主体的缺陷与歧义的问题。

  二是拓展传统会计主体内涵。

  对传统会计主体存在的局限性,拓展其内涵:由过去单个的、有形的、持久的主体扩展到包含多个的、无形的、短时的主体,甚至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结合体,无论有多少个部门或独立的企业组织,都可以视为会计主体;并承认相对稳定的、实的联盟体与松散的虚的联盟体即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并存的局面。

  但是虚拟主体变化无常,难以界定。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修改传统会计主体定义还是拓展其内涵,都是对传统会计主体的改良,这种改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应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二、新会计主体与客体的构建

  (一)新会计主体因为在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主体应是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服务的人员或组织。

  如注册会计师是会计主体的典型实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业务,使得会计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注册会计师是这一作用的主体,在会计工作和服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财政部是我国会计主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全体会计工作人员或组织构成我国会计主体。

  而传统会计主体不是会计人员,而是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或组织,这样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被忽略,会计人员工作和服务的单位就可控制(因为单位是会计主体,在整个会计工作中起主体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弄虚作假,徇私,这样使得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控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由此可见,会计主体不应该是会计信息的产生或发生者,而应该是会计信息的加工或处理者,即会计人员要树立其是会计主体的新理念,从理论上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会计人员应该独立于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否则将无法充分发挥其会计主体作用。

  如果会计人员或组织不是独立于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则会计主体是指在企事业单位组织中从事会itT作的人员或组织,并具有其特定的环境、目标、制度、活动、机制和治理结构。

  如企业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下,从事盈利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为了有效地从事经济活动,制定了目标系统和规章制度,在一定的机制和治理结构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具有特定的目标和权责利等规章制度。

  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为其设定的目标服务,履行相应职能,使其行动符合企业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进行核算,实行监督,以便实现会计目标,从他律和自律上得到保证,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规范适当。

  但企业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会计人员身处其中必然受其影响,发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由于存在着自然人固有的价值取向,会计人员也会表现为“经济人”偏好经济利益,“社会人”偏好人际关系。

  作为自然人和组织人的矛盾性,可能导致会计人员“应当如何”与“实际如何”二者不对称。

  因此,就有必要对二者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检验,通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性和恰当性进行鉴定和评价。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与会计准则制度的一致性,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必须是规范和恰当的,这就是对“会计人员”的假设。

  亦即会计人员必须以会计准则和制度为标准,规范、恰当地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实际上已经体现在我国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

  这里强调的是作为会计法规制度中的规范和作为会计管理活动中的行为符合规范,在理论上并不是一致的,实践上还有待通过检验加以证明。

  因此,应经常对会计信息加以检验,以进行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程度的评价。

  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条件。

  应将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与恰当纳入会计主体假设之中,使之成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

  (二)新会计客体会计工作中被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是会计人员实践的对象,称为会计客体。

  这里会计客体也就是传统的会计主体,亦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长期以来,将被会计服务的对象称为会计主体,容易引起歧义,不便于对概念的准确把握。

  依据哲学观念,被服务对象即会计人员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应属客体,所以传统的会计主体应该称为会计客体更为确切,而会计主体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或组织,不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单位。

  因此,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需要纠正,使其正确。

  会计客体是会计人员工作和服务的企业、单位、个人、组织、虚拟企业等,通常的会计客体是经营性企业。

  国外称会计客体为会计实体,因为其是有形而稳定的实体组织。

  实体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当实体是人们认识实践的对象时就是客体。

  虽然国外将会计客体称为会计实体,但会计实体不能说明是行为发出者还是承受者,而实际上其是会计行为的承受者,笔者认为称为会计客体更为贴切。

  一个会计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客体,一个会计客体可以相应多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会计客体都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

  会计主体对一个会计客体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范围由其所涉及的需要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而确定。

  三、会计主体哲学观

  哲学是各学科的基础,各学科应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其研究,探讨自身学科发展的规律,学科术语的含义应与哲学概念保持一致,避免引起歧义。

  因此,即会计学中主体的概念应该与哲学中主体的概念保持一致,而且应使哲学中主体概念贯彻会计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始终。

  会计理论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

  会计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会计理论也应当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与时俱进。

  虽然作为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主体假设或概念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不能长期停滞不前。

  会计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和技术(工具)会计主体概念也是发展的,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有所新义,要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不断变化。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

  简介:  企业只有将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时,才会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且股价波动越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绝对数就越大。

  近来不断大幅波动的国内A股股指,在挑战散户心理极限的同时, ...

  企业只有将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时,才会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且股价波动越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绝对数就越大。

  近来不断大幅波动的国内A股股指,在挑战散户心理极限的同时,也震荡着企业的利润指标。

  对企业来说,受到影响的并不仅仅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股市波动中的变化更为剧烈,对它的会计处理也成为热点问题。

  现行股权投资核算分类

  与旧准则相比,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形式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当局的不同投资意图和能力,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反映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特殊性,在这里不作讨论。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要采取公允价值计价。

  在初始确认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则计入初始确认成本。

  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再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中,企业只有将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时,才会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又因为股票的公允价值就是从股票交易所获得的该股票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价格,因此,股价波动越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绝对数就越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影响利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是一个新增加的损益类科目,核算的内容包括: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如下调整: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将其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当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将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期末,作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年利润”科目,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除转销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外,还要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既可以直接影响“本年利润”,又可以影响“投资收益”。

  虽然可以认为股市下跌情况下,企业未将股票卖出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只是潜亏,但它对利润表的影响是实在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建议

  对比“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结果的会计处理,可以发现,如果将股票投资初始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股市低迷时就不会拉低企业的营业利润。

  那么,企业可否随着股市变化,对股票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呢?回答是:不可以。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这就意味着,初始分类是不可改变的。

  因此,除了在购入股票时应注意股票本身的选择外,企业在进行投资分类时也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分类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会计学本科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学本科论文选题10-09

本科生会计学论文10-09

本科论文10-05

电大会计学本科论文10-08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11-15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10-07

本科论文的致谢02-10

本科论文致谢12-20

本科论文评语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