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监管的思考

时间:2017-07-15 17:16:04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会计监管的思考

  会计监管对于促进会计行业的有效运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计监管的思考

  会计监管的思考(一)

  一、企业监管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国目前即便是已经形成社会监管、政府监管和企业监管的综合性会计监管体系,但是在经济一体化以及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现行的会计监管仍然存在着一系列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监管手段缺乏科学性及效率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相对较为健全的会计法规法律,但是其具体的监督管理实效却是不理想的。

  近些年以来,大量的上市公司有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注册会计师有出具虚假报告的情况,这些问题均未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将我国会计监管手段的低效及薄弱暴露出来。

  但是此类监管模式通常是政出多门,进而形成内部监管薄弱、社会监督乏力以及政府监管分散等不良局面的出现。

  1.2划分会计监督职能不清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对《会计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但是会计监督体系间所承担的责任监管与职责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企业监管存在着众多的职能部门,在职责上交叉存在,同时在采用的标准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进而无法产生有效的监管;多部门的监管虽然有助于会计信息失真造价成本的提高,但是会计监管部门为了追求部门利益,相继出台对自身有利的制度规章。

  1.3内部监管环境不佳

  内部控制意识到优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及设计完善有着直接影响。

  正是因为对本企业的运营环境较为熟悉,按道理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应当有着良好的成效,但是实际上并非是这样的。

  有些企业即便是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出来,但是却没有严格的加以执行,而且企业的管理层经常性的凌驾在会计监管体制之上。

  另外,部分内部会计监管人员因职业道德素质较低、受制于本单位等原因,其应有的独立性大大丧失,最终与管理当局携手舞弊,成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方,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

  二、发挥企业会计监管作用的有效措施

  2.1进一步健全会计法律法规

  应当构建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便于确保会计监管切实的做到有法可依。

  要想使会计法规能够协调于有关法律制度,那么就应当将会计准则与法律制度有机的加以结合。

  将查处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加大,实行刑事追究、民事赔偿以及行政处罚“三管齐下”的体制,从根本上追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以及企业管理层的法律责任,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赔偿力度和处罚力度,严厉的打击违纪违规的人员及企业,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2.2加强外部的会计监管

  我国当前的外部会计鉴定就是审计监督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审计、政府审计以及企业内部审计。

  其中,政府审计是主要的审计;社会审计所承担的是企业监督的中坚力量;企业内部审计因受到经营管理者独立性的限制,使得会计监管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随着企业业务种类及规模的扩大,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监督体系得以实施,审计的目的主要是转变为审计会计报表发表的意见,而次要的目的则是查找舞弊行为。

  所以,在审计业务的执行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企业会计造假现象予以密切关注,培养反造假能力,塑造良好道德职业诚信理念。

  2.3贯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管理念

  首先,应当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教育加强,系统性的教育培训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管人员;其次,要将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给内部会计控制;

  最后,应当将后续的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加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给内部会计监管,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环境,也只有将后续的内部控制人员教育培训加强,才有助于确保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才有助于会计监管执行能力的提高,才有助于企业管理问题和财务问题的揭示。

  2.4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起高度的重视,重点将以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①完善的账簿制度。

  完善的账簿制度可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与保密性,确保提供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②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会计凭证,其详细的记录着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有助于经济责任的明确,是会计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保管及传递;③科学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的必要手段;④合理的会计程度与会计政策。

  便于企业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处理会计实务的方法及程序,有助于前后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应当立足于自身管理及发展的现状,深入地挖掘会计监管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此充分地发挥出企业会计监管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监管的思考(二)

  一、完善两种机制

  会计监管机制中有两种不同的监管主体,一方面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履行职责的过程。

  具体来讲,就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内控、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督的会计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一)单位内部控制机制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就是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通过一定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对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映。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要与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单位实际相结合。

  会计部门应当参与单位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制定单位发展战略、评估风险以及决策方面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角色。

  各单位应当建立包括岗位分离、授权审批、财产保全、内部稽核、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监督是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道防线,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经济责任、财务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强化会计监督,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2、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依法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建立严格的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加强会计工作内部控制。

  要严格审批程序,严密报销手续,对重大经济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审。

  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提升会计人员敬业爱岗、依法理财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督促会计人员更新财会知识,优化工作能力,把会计监督寓于服务之中,改变事后“制止和纠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3、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

  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只有强化单位负责人会计法规意识,才能将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单位会计工作,带头学法、遵法,引导会计人员知法、守法,支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行使内部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要加大会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奖优罚劣,积极配合外部有关部门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

  要关心、关注会计人员的成长和进步,提拔、使用高素质会计人才。

  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用法律法规约束其行为,有利于增强其监督责任意识。

  (二)社会外部监管机制

  社会监督即外部监督,是会计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是财政、审计、税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是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单位会计行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查验、评估。

  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可以进行监督。

  1、政府部门监管。

  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工商等部门发挥各自专业监督职能,突出监督重点,建立重大问题相互移送和通报机制,共同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源头治理。

  针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单位的特点,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办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地方财政部门与中央专员办也要合理分工,加强配合,形成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会计监督体系。

  建立部门监管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有利于形成对会计秩序的全面、立体、综合监管新格局。

  2、行业监督。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专业特长,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为各类组织提供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服务的中介行业。

  会计事务所作为监督企业会计资料翔实性机构,应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规则,不能超越范围,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管,关键是靠规则和约束力。

  各地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要依法监管,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要健全会计信用档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规范企业行为,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协调与自律管理作用。

  二、推进三项管理

  会计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涉及各方利益,各单位应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会计管理水平。

  外部监管部门在加强机构、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监管形式,有序推进各项管理。

  当前应着重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

  (一)执业执法管理

  即会计管理部门依据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依法建账核算的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它包括会计人员、会计制度和会计执法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法规宣传、法治建设、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有利于推进全社会加财政监督理论强会计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建立会计信息数据库。

  会计管理部门要建立持证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认真做好各类会计教育和考试工作,及时登记、修改和完善会计人员信息;

  各地对委派会计和代理记账会计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年度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会计本人档案,以此作为提拔、续任、免职、奖惩的依据。

  会计管理部门要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对其相关的基础信息、从事会计工作、继续教育、表彰奖励以及被处罚等情况及时记载、更新。

  同时,还要建立本地区代理记账机构数据库,全面掌握代理记账行业的基本情况,为更好地服务小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会计管理部门要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综合数据查询平台,

  将本地区重点和规模企业的基本情况、经济数据等内容录入数据库,与职能部门共享企业财务数据,及时掌握企业、产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将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年度会计信息录入数据库,让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按照权限进行查询,获取信息。

  各地要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应具备道德良好、知识立体、内外协调、勇于创新等方面的素质。

  针对会计从业人员人数多、涉及行业广、层次差异大的特点,各地应实行差异化教育。

  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会计人员要更新观念,重组知识结构,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会计人员进行实际技能培训,让更多的会计人员掌握技能,发挥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各培训单位要采取集中学习、短期培训、定点教育、校企“联姻”等多种形式,提高会计教育培训实效。

  会计管理部门要制定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远景规划和短期目标,加强培训机构管理,采取集中面授、网络化教育、个人自学等形式,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搭建平台,如举办“会计领军人才”发展论坛,选派优秀会计高校深造,培养企业、行政事业、注册会计师等各类会计人才。

  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3、加大执业执法力度。

  会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积极推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配套法规的修订工作,提高会计监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会计法规宣传,狠抓新制度、新准则、新规章的贯彻落实,规范会计核算,从制度上预防和杜绝资产流失、利润虚假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