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12:33:00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参考!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篇一

  《 当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实践 》

  1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

  1.1教育培训服务

  秀洲区以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五个一批”、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农业专业技能、转移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驾驶员等教育培训项目,为全区农业推广人员、社区管理人员、农业带头人、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手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据统计,2014年秀洲区共开展教育培训班6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1180余人次,其中农技推广人员培训450人次、社区管理人员培训450人次、农业带头人培训790人次、农场主培训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85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90人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1450人次、转移技能培训4600人次、其他技术培训7000余人次。

  1.2农业信息服务

  秀洲区以区农业信息网为中心,连接镇(街道)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镇级信息服务站和村委会、农业大户等村级信息服务点,建成了完善的三级信息服务网络。

  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如“秀洲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的有效结合,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等农业推广对象提供了农产品供求、名优特产推介、新技术宣传等农业信息服务。

  1.3农技推广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组织建设,秀洲区已基本建成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指导员组成的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建立了由责任农技人员联村包户、履行“班主任职责”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

  同时,结合科教单位、科技示范园的研究和实践,将先进、高效、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了技术条件。

  2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重推广、轻服务

  当前,秀洲区农业推广重点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对产前和产后的服务较少,且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仅以农业推广机构完成指定推广任务为目标,只注重对被推广对象实行单方向的技术推广,忽略了被推广对象的真实需求,缺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及产前、产后全程服务的推广理念。

  2.2重模式、轻效率

  目前,秀洲区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是政府推广机构自上而下地行使行政性推广职能的模式,即“决策+技术”的行政式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单向性和政策性,决定了被推广对象难以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限制了其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与决策权,使其只能被动接受推广服务,难以发挥其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主动性,最终导致推广效率下降。

  2.3重职能、轻协作

  秀洲区共有9个县级专业化农业推广机构,由于工作职能和专业不同,各个推广主体之间在开展农业推广服务时经常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与链接,农业科技信息与成果不能及时共享与传播,导致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不能有效运行,使农业科技研究部门、各推广机构与被推广对象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4重数量、轻质量

  由于受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编制的限制以及非专业技术人员占用编制,一些高学历、懂技术、年轻的农业推广人才无法加入到农业推广队伍中,推广机构只能采取聘用的“合同工”补充人员数量,虽然从数量上填补了空缺,但由于愿意当“合同工”的大多是学历较低、年龄较大、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再加上农业推广人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导致整个农业推广队伍素质不高、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3推进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对策措施

  3.1优化推广方式,树立服务理念

  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当地实情,建立适应地区农业发展的农业推广体系,优化推广方式,并在体系建设上充分发挥政府推广体系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创新推广理念,在功能上既要有推广又要有服务,最终形成一种从产前到产后以及从专业到产业的多体制、多机制、多功能、社会化的农业推广咨询服务体系。

  3.2构建多元模式,提高推广效率

  在发挥政府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营造环境,制定激励和优惠政策,引导和调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主动投身农技推广服务,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形成政府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等多种推广组织并存的局面,构建农技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推广模式,提高农业推广效率,从根本上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难题。

  3.3完善推广体系,提高协作能力

  要在改革和完善政府现有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非政府推广组织,加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有关学校、涉农企业、民间组织等推广组织与推广对象的协作关系,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

  同时,要加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和推广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按产业类别设立推广服务中心,打破原有的专业站分割局面,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及产前、产后全过程服务。

  3.4加强组织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和政府推广人员的公务员制度,通过严格、公正的考试录用制度,保证农技推广人员拥有较高的素质与较强的技能。

  推进农业推广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追究制,重视推广人员的岗位培训,促使科技推广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现代农技推广手段及先进设备装备自己,只有这样,推广机构及人员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考核,奖惩分明,并采取多种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同时,鼓励农技推广人员申报相应的农技推广项目,积极投入到农业推广活动的第一线。

  3.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推广效益

  农民既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受体,更是推广农业技术的主体,因此,要转变思路,探索更丰富、更高效、更便民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对象不能局限于农业推广机构的人才,应敢于“接地气”地把培养对象延伸到与农业直接打交道的农民,特别是对那些观念新、有文化、有创业精神的“农二代”或“新农民”,要加大培养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业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推广效益。

  4结语

  近年来,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在全区各级政府推广机构与非政府推广组织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笔者通过对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就当前存在的农业推广服务方式、推广理念、推广效率、部门协作、组织建设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7]。

  而秀洲区在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上存在服务意识薄弱、推广模式单一、推广效率较低、缺乏专业人才等不足之处,因此要创新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就要从丰富推广方式、创新推广理念、提高推广效率、加强部门协作、完善组织建设、强化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增加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并结合秀洲区的产业优势来完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为秀洲区发展“三农”事业服务。

  毕业论文篇二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年级:

  姓名:郝文学

  2009级 教师评分: 2010年12月26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 1

  一、 农村经济 ................................................................................................................. 1

  (一) 农村经济概述 ............................................................................................... 1

  (二)农村经济的内容.............................................................................................. 1

  (三)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 1

  (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 2

  1、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 .......................................................................... 2

  2、 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 2

  3、 现阶段要做的工作 ....................................................................................... 3

  二、农村经济与“三农” ................................................................................................. 3

  (一)农村经济与农业.............................................................................................. 3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3

  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 3

  3.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

  .................................................................. 4

  (二)农村经济与农民.............................................................................................. 4

  (三)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4

  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一)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5

  参考文献: ...................................................................................................................... 6

  摘要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因而备受关注,党和

  国家也一直强调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并在积极探索可行的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宏观的构想,并在一定地区付诸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位的,足见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

  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农村经济的内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在展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即如何扬长避短,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三农” 可持续发展

  一、 农村经济

  (一) 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经济体,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必要补充,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及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二)农村经济的内容

  1、 农业经济(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以农林牧资源为基础的经

  济)

  2、 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经济

  3、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

  4、 在本地或到外地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农民工)

  5、 运输业方面的收入

  6、 旅游业收入

  7、 其他服务行业的收入

  8、 农村个体经济

  9、 其他

  (三)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随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