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论文

时间:2020-12-10 12:30:2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论文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也就是课堂提问要因题而异,因人而异。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论文

  第一篇: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面上问题,缺乏实效性

  通过多年实践教学中听课或评课,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课堂提问次数繁多,提出的问题不用思考就可回答,有的问题只需回答是与否过于简单,看上去好似提问,实质是不假思索的无效问题,并且只是教师问学生答,形式上看学生进行了参与,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并没有给予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更不用谈给学生课堂提问和思考的空间。

  一节课下来教师的课堂提问只是用一些单一的一问一答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牵着小学生走,占用了学生课堂培养发展思考能力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动脑主动学习的行为,妨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如果有学生没有答到教师的思路上,教师就会出现不关注、不耐烦的表情,以至于后面教师不听学生的回答,或学生没回答完问题教师就打断学生的回答,另叫其他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讲出正确的答案,那样,既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挫伤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再一种情形就是使用提问去变相惩罚学生,例如,对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问他们一些不可能知道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自己没有注意听课,从而会使学生自我感觉更差,使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学生更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严重者会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情况。

  二、课堂教学提问思考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方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设计清晰的问题,为了促进互动要优化提问形式,力求提问有效,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要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好火候,选择比较准确的时机,巧妙地设置疑难。

  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题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题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题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题于教材的含蓄处。

  问题之间要有密切的联系,避免无目的无针对性、繁杂琐碎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创新思考。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提问,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对学习能力普通的学生可以逐步升级问题的难度,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也就是课堂提问要因题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不能使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常用的提问方法有开放式提问、突破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猜测式提问、启发式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平时多方面努力,特别是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环节绝不可忽视,鉴于学生的特点,多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从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后尽可能给足学生思考和交流问题的时间,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达想法,无论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组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给予评价,教师给予赞赏,让学生有快乐的心情,以便在愉快的心情下继续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手段,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就会逐步满足每位教师的心愿,即所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向丽琴 单位: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红花尔基镇学校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 “五要”

  一、课堂提问要体现一个“趣”字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关键,但情境的创设是关键中的关键。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产生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氛围中思考、探究,学生会更乐于参与,并积极思考。

  譬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套圈游戏,将学生分成六组,站在长方形四条边的不同点上,给中心的瓶子套圈,并进行积分排名。

  一轮结束后,老师要进行颁奖了。

  这时就有许多学生提出,这样站不公平,每个组与瓶子的距离不相等。

  “要怎样站才是公平的呢?”学生有的说正方形,有的说多边形。

  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如果全班56人或者更多的人同时套呢?”这时,学生明白了站成圆形最适合。

  在有趣的活动里却蕴含着数学问题,数学与生活关系就是这样的密切。

  这一活动使学生对圆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

  良好的数学情境是一种“意味无穷”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自己生活的情境中可以发现数学问题。

  同时,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构建学生乐学的心态,这也是数学教学活动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堂提问要讲究一个“准”字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

  只有那些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具有启发性。

  例如,小数乘法是老师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等相关知识后进行教学的,通过简单的复习铺垫,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之后,提出“小数乘法可以怎样计算?”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问题;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先让学生回顾体积的含义、已学过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之后提出“可以用已学过的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等问题。

  这样的问题是联结新旧知识的纽带,精准、科学,富于启发性;在这个时段设问,把握了教学“火候”,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架设“摘桃的梯子”,体现课堂提问的价值。

  三、课堂提问要把握一个“度”字

  这里的“度”是指课堂提问要体现坡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要有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与思考,由浅入深,有层次性,使“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人人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要体现开放性,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堂提问的坡度,可以体现教师对教材与学生的把握程度,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

  譬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设计如下问题:①把圆切拼成近似长方形后,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②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圆面积可以怎样计算?③还可以将圆切拼成哪些图形?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一个问题,浅显易懂,只需认真观察、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通过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解决;第三个问题,具有开放性,需要动手操作尝试,需要调动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发现拼成的图形与原来圆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里的“度”还指提问的形式要合适;提问的内容要紧扣教材,要根据不同的授课类型使用不同的形式提问;提问的时机要把握,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诚如心理学家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

  ”如果学生的提问能得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就会信心百倍。

  四、课堂提问要突出一个“巧”字

  有人说:“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

  ”有了问题,学生才有思考的内容,才有思考的方向。

  教师要善于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去“牵引”学生,使学生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处在“愤悱”的学习心理状态,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

  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我就有意识地把问题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出示课题以后,我问:“看到课题,你能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吗?”在学生阅读了相关概念后,我又问:“你觉得你有办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试试看!”当学生探究出了一般方法以后,我再问:“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

  ”进入巩固小结阶段,我继续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是最快速、简单的,为什么?”一个个问题串起了整个教学课堂。

  学生因为问题而思考,因为问题而探究,因为问题而发展。

  五、课堂提问要实现一个“悟”字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由教师的精心设问,转变为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所学所感,自然而然的“问由心生”。

  这些新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

  而学生的这些思考更多的是来源于教师平时的引导。

  当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他们养成“自悟”的习惯:“我是怎么理解分析数学信息的?”“我解决问题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问题意识,逐步养成爱问、善问的好习惯。

  例如学习了最小公倍数后,就有学生问道:“求最小公倍数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从而为学生梳理出了两个数的三种关系,进而探究出求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

  这种有价值的提问,既得益于学生对新知的一种理解、感悟,更得益于问题习惯的养成。

  总之,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失败,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也是课堂提问所要达到的境界。

  作者:曹星海 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南区小学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学论文03-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论文10-27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教育论文11-06

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1-25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快乐数学论文11-08

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论文04-13

课堂提问有艺术 整合思维促高效论文10-25

课堂提问的艺术性12-30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艺术性论文11-20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论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