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特色构建

时间:2022-10-06 16:16:18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特色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特色构建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特色构建

  摘 要: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构建,从四方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即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提出了一系列特色建议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特色构建;辽宁师范大学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各高校类型不同,故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也不尽相同。

  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下设在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辽东半岛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尽管如此,在办学模式上,仍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尝试来逐步完善教学体系,将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深入打造本专业的特色建设,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以区域特色为准绳

  作为一所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辽宁师范大学培养的是地方经济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根据旅游发展产业需求和所处旅游业区位资源及人才需求状况,并结合院系师资资源特征,旅游管理专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可以定位于以下三大方向:

  (一)依托历史学科资源优势,基于大连地方旅游市场以及发达地区旅游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继续夯实“文化旅游”方向的人才培养。

  (二)基于地方经济和环渤海旅游市场酒店业的的人才需求以及顺应旅游市场国际化的需求,做强“酒店管理”方向的内涵建设,培养具创新意识,有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人才,密切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

  (三)发挥地方旅游区位优势,依据辽宁地区丰富的温泉资源的开发,以及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着力打造“温泉休闲”特色方向的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特色建设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建设精品课程

  优化各类课程之间的学时比例,合理改革教学内容,减少现有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课程建设上,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完善学分制,灵活设置专业必修、选修和特色化课程。

  (二)根据辽宁地域特色,增设相应专业选修课程

  近年来,辽宁省依托丰富地热资源,温泉旅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特别是提出“建设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目标后,全省上下形成了温泉旅游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辽阳弓长岭、营口鲅鱼圈、大连安波、鞍山汤岗子等为代表的一批温泉旅游集聚区已初具规模。

  依此地域背景优势与旅游业发展态势,可在专业选修课中增设SPA温泉课程、体育旅游学、休闲与游憩概论、休闲心理学等,拓宽旅游专业课程内涵,服务于地方旅游经济。

  (三)依托师资力量,开设旅游专业双语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可先从专业选修课中选取某门课程进行尝试,如国际饭店业,在取得一定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向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会展概论等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应把双语课程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年,同时注重外语基础课学时和双语课程学时的比重。

  三.实践教学特色建设

  (一)拓宽实训领域,多渠道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校内集酒店、导游、景观、旅游规划等一体的模拟实训室,开展模拟实习,同时引进社会资源与大连区域内旅游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室,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如组织学生到经营管理规范、社会知名度较好的饭店、旅行社、温泉度假村、景区进行参观、体验、学习、模拟实训等,实现教学、实践、实习真正结合,满足创建实践教学特色的需要。

  (二)实习模式的完善―从“4+1+3”转变到“5+1+2”

  实习模式由前4个学期在校学习各类理论课程,第5个学期到旅游企业实习,第6个学期回校继续理论课学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的“4+1+3”模式转变为将实习安排到第6个学期的“5+1+2”实习模式,即前5个学期充分将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校内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第6学期校外实训,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培训人员将一些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

  实训结束后,如果感到某一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还可以利用返校的最后两个学期充分学习。

  (三)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多类型实习基地体系,景区实习平台,旅游规划实习平台,旅游体验设计实习平台等。拓展实习基地,横向应拓展景点、旅行社实习基地,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点和旅行社,在旅游旺季人员短缺时上岗实习,同时向旅游行政、教育培训机构拓宽。纵向应从操作技能实习向管理、设计与策划、培训实习等拓展。

  四.师资队伍的特色建设

  (一)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向“双师型”发展

  积极创造机会让现有的旅游专业的教师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走出校园进入旅游企业进行相关的自我提升,增加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知识带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二)强化外语口语水平,向“双语型”发展

  辽师旅游系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已有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但数量仍显不够,还需要加快培养双语师资。首先要整合本校资源,实现院系之间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外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的青年教师骨干,积极培养旅游双语师资力量。

  (三)加强横向联合,向“多元化”发展

  可以和外校甚至是其它区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聘请高校、旅游行业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讲学或开办系列讲座;聘请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形成多元化的师资来源格局。

  参考文献:

  [1]左晓丽,马育倩,王玉.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石家庄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高校讲坛,2008,(10).

  [2]路运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06,(6).

  [3]陶卫平.高校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有益探索―――黄山学院旅游系“零适应”毕业实习模式的调查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5,(5).

  [4]屈学书,张志刚,黄解宇.旅游管理专业・5+1+2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运城学院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0,(4).

  [5]唐永芳,姜明军,王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湘潮,2008,(5).

  [6]谢雨萍.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特色构建】相关文章: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构建论文10-09

旅游管理专业从业伦理构建的维度10-08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10-08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论文10-08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论文10-08

旅游管理专业中认知学徒制的构建论文10-12

探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完善论文10-08

缓解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危机途径10-09

医学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构建论文10-08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