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5:34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1】

  浅谈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个重要元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动力之一。

  如何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企业倾情关注的课题。

  21世纪理性营销时代的到来,使个人英雄无法再在营销舞台上独唱主角,依靠个人力量叱咤风云、劲舞弄潮的日子一去不返。

  团队,这个营销时尚名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深讨钻研。

  团队管理,正被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治新领域。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重要元素 团队凝聚力 高效团队

  目录

  内容提要

  一 、高效团队的特点................................... (1)

  二 、如何建设高效团队.................................. (1)

  (二)设计高效团队....................................(1)

  (二)为员工提供深造的机会................................(1)

  (三)听取员工的见解...................................(2)

  (四)鼓励员工的创造力..................................(2)

  (五)团队分工与合作...................................(2)

  (六)增强领导才能....................................(2)

  (七)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作用............................(2)

  (八)充分发挥领导的激励作用...............................(3)

  (九)灵活授权及时决策..................................(3)

  三 、充分发挥才队凝聚力................................. (3)

  正文:浅谈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

  团队领导由于不知道如何建设高效团队,于是只好大声呼喊:“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合作,要讲奉献,要上下凝成一股绳,我们的工作则无往而不胜。”喊口号可以,但效果却很不佳。

  团队领希望部属和员工工作时像年终聚餐把酒时那样士气高昂,充满工作热情!但员工的实际表现却远非管理者所想。

  而企业最终的关键是“让员工众志成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潜能,为企业创造绩效”,因此,建设高效团队提高其凝聚力尤其显得重要。

  一、高效团队的特点

  高效团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呢?其实高效团队具有的条件很简单:1、规模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0人;2、互补的技能,即团队各成员至少具备科技专长、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技能;3、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目的产生的前提,并可以为成员提供指导和动力;4、可行的目标以使成员采取行动和充满活力;5、共同手段或方法来达成目标实现;6、相互之间的责任。

  二、如何建设高效团队

  21世纪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

  所有事业都将是团队事业。

  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

  这就需要一种团队凝聚力,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拥有了一支具有很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了一批彼此间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合作的员工,企业才能不断前进、壮大。

  版权申明:浅谈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  (一)、设计高效团队

  在企业团队建设实际运行过程中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常常感觉好像无从下手。

  通常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管理工具来简化团队建设工作。

  团队成员自我的深入认识,明确团队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工作的喜好、处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基本价值观差异等;通过这些分析,最后获得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对团队目的的看法,以建立起团队运行的游戏规则。

  每一个团队都有其优势和弱点,而团队要取得任务成功又面对外部的威胁与机会,通过分析团队所处环境来评估团队的综合能力,找出团队目前的综合能力对要达到的团队目的之间的差距,以明确团队如何发挥优势、回避威胁、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

  以团队的任务为导向,使每个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目标、行动计划,为了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激情,应树立阶段性里程碑,使团队对任务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创造出令成员兴奋的幻想。

  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团队任务的启动;团队遇到困难或障碍时,团队应把握时机来进行分析与解决;以及团队面对内、外部冲突时应在什么时机进行舒缓或消除;以及在何时与何地取得相应的资源支持等;都必须因势利导。

  怎样行动涉及到团队运行问题。

  即团队内部如何进行分工、不同的团队角色应承担的职责、履行的权力、协调与沟通等,因此,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也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描述和说明,以建立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在很多企业团队建设中都容易被忽视,这可能也是导致团队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团队要高效运作,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运行成功与失败对他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什么?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即将我们常常讲的激励机制引入团队建设,可以是团队荣誉、薪酬或福利的增加、以及职位的晋升等。

  (二)、为员工提供深造的机会

  只有一个懂得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在发展的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从学习的作用来讲:传统型营销团队的学习性意识不强,他们多满足固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很自觉吸取新知识,也不积极开展横向学习。

  而在学习型营销团队里,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观念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再学习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加以吸收。

  面对这样的员工,企业领导需要擅于创造学习的机会和组织学习。

  在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他讲到,作为团队来说,组织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五项修炼,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就是分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是对核心能力的支持。

  把它形容为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三条腿都非常重要,如果拿掉一个腿,凳子就会倒,左边那条腿叫做热望、欲望,右边的是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中间就是系统思考。

  每一条腿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每个核心能力都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团体的智慧总是高于个人的智慧。

  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其个别成员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

  (三)、听取员工的见解

  在团队里,也许我们并不需要每个团队成员都异常聪明,因为过度聪明往往会自我意识膨胀,喜欢好大喜功,相反,却需要每个人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对于团队精心制定的战略要在理解、把握、吃透的基础上把战术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对于过程中的每一个运作细节和每一个项目流程都要落到实处。

  另外,要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关键要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分哪几个阶段和具体确定工作指标,这是确保任务完成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团队执行力的关键。

  (四)、鼓励员工的创造力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但是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做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队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队员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企业,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其实创新能力也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也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考虑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企业文化、考虑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是只有企业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的。

  谁在这方面把握得好、做得好,谁就能在竞争当中保持长久的整体创新优势,并最终在竞争中打败对手。

  (五)、团队分工与合作

  企业的发展从内而言,经由创始人积聚松散个体到扩大群体规模直至组织结构、功能均衡发展的过程。

  则是随其进化演变规律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推动,其主动力源于内部循环供给能量。

  也就是说,团队领导人拥有教练、发动团体的能力;管理层拥有教练、发动部属的能力;员工拥有教练、发动自我的能力,最终形成上中下协调平衡、整体互动的运动态势。

  但各个阶层也要能对其他部门熟悉、了解,并能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否则制定的战略、战术只能是孤芳自赏,根本无法让其他部门实施运作。

  (六)、增强领导才能

  增强和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首先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对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等目标约束;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

  (七)、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作用

  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性格、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敌视、强烈情绪以及向领导者挑战等各种情形。

  领导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

  其次,团队成员与工作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团队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如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不协调、对团队采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不熟悉等。

  领导要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利于项目目标的及时完成。

  再次,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在工作过程中,团队与其他部门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需要领导与之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为团队争取更充足的资源与更好的环境,并对工作进程以及工作目标与工作干系人不断达成共识,更好地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八)、充分发挥领导的激励作用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严格的目标约束及多变的外部环境,领导必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对工作班成员进行适时的激励,鼓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力。

  (九)、灵活授权,及时决策

  随着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领导要通过授权让团队成员分担责任,使团队成员更多地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允许个人或小组以自己的更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

  首先,通过灵活的授权,显示了领导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也给团队成员学习与成长的空间。

  这种信任可以奠定团队信任的基础,也是团队精神在领导与团队之间的体现。

  其次,授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团队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富于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每一项工作的成功,不仅是领导管理的成功,更是所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团队成员的成功。

  再次,灵活授权,有利于及时决策。

  一方面团队成员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可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决策,另一方面,通过灵活的授权,领导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关键点控制、目标控制和过程监控。

  领导的工作重心由内转向外,侧重于处理工作与企业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外部保障项目团队的运作。

  三、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

  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

  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

  团队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及团队的地位。

  团队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工作目标,团队因工作目标而产生、为工作目标而存在。

  因此,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团队前进的方向,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荣誉感。

  同时,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的统一,增大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使团队走向高效。

  团队凝聚力在内部表现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团队的士气。

  人是社会中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

  团队是开放的,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新成员加入,高团队凝聚力会让团队成员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缩短新成员与团队的磨合期,在正常运营期间,促使团队的工作绩效大幅提高。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2】

  论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针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小企业如何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99%,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而且,

  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去年15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有约60%的份额;此外,中小企业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98年起,政府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投融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99年4月,《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起草工作也已开始进行,社会对中小企业已愈来愈重视。

  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

  虽然,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力资源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基本上都是以雇员的数量和行业为划分基准。

  在我国,中小企业就是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的特点来制定,具体划分如下:

  (1)工业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为职工人数在 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在 4 亿元以下的企业;

  (2)建筑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为职工人数在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在 4 亿元以下的企业;

  (3)批发和零售业,零售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为职工人数在 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在 1.5 亿元以下的企业;批发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为职工人数在 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的企业;

  (4)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的中小型企为职工人数在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的企业;邮政业中的中小型企业为职工人数在 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的企业;

  (5)住宿和餐饮行业的中小型企业为职工人数在 800 人以下,或销售额在1.5 亿元以下的企业。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较强;

  (2)中小企业的用人机制和经营方式比较灵活;

  (3)中小企业管理者易于了解员工。

  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影响,中小企业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缺点:

  (1)中小企业“人格化”管理特征明显;

  (2)“家族化”、“个人集权化”管理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

  (3)中小企业人才存量少,流动性大;

  (4)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

  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也很有限,完全以“盈利”为唯一目标,什么有利润,就做什么,很少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进行长远的规划,形成了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精,企业业务更换频繁的现象。

  (三)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人力资源投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以下是对上述几个问题的具体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1)集权的传统思想在中小企业中体现尤为明显;

  (2)简单地把员工视为“经济人”;

  (3)对“人才”观念的狭隘理解。

  2、人力资源投资不足,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培训缺乏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培训只是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而高层管理人员则不需要培训。

  事实上,许多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非常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必备的管理技能。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企业发展成败更具决定性的影响,对他们的培训比对一般员工的培训更为重要。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特点,其初创阶段制度规章相对不完善,管理手段中过分依赖创业者个人能力、经验和威望,常借助于传统的家族式、命令式、随意性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 21 世纪竞争环境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显现出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1) 人员招聘选拔机制不科学;

  (2) 人员配备和任用机制不合理;

  (3) 企业绩效考评机制不完善;

  (4) 薪酬福利制度不公平;

  (5)激励机制不健全。

  4、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机构职能交叉、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的矛盾现象共存的严重问题。

  不利于提高管理效能,也难以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

  从国内中小企业对各类人员的需求来看,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蓝领”还存在着较大缺口,普通管理人员供需基本平衡,而一般工人则供过于求。

  5、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还很淡薄,对借助于建设企业文化来改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精神需求,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并加以充分重视,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和实施有着特殊的影响,因为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从相同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人力资源。

  许多外部环境因素会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产生影响,较为重要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入世的影响、ISO等组织的影响、地理和竞争因素的影响、文化的影响、教育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法规、经济条件与社会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仅就经济全球化和政府的影响做一简要的分析。

  (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是企业中的全体管理人员都承担的责任,其中也包括企业的最高领导者。

  事实上,一家企业的业务经营部门的经理人员是否能够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同时切实履行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所应当承担的管理责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根据我们在国内很多企业的调查,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中,除了薪酬等敏感性的因素之外,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员工得不到上级足够的指导和关心,是最为突出的影响因素。

  因此,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尤其是在人员管理方面的水平,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也一个非常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确立战略人力资源指导思想

  针对中小企业个体来说,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从传统管理模式下简单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尽快确立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人事人才新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问题,确立战略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首要源泉的指导思想。

  具体来说,中小企业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首先,中小企业管理者要从企业的人力资源实际状况出发,使得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起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其次、企业的领导观念要由权力型领导转向服务型领导,突出领导的责任性。

  第三、企业要转变传统的学习观,由应急性、针对性学习转向终身学习,突出学习的连续性。

  第四、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竞争观,由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突出竞争的共赢性。

  (二)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实行人力资源投资优先战略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必须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除了引进、吸收人才外,中小企业还必须将对员工的培训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战略

  人才竞争的背后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竞争,越是知识层次高的人对自由的环境就会有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很多人都会选择拥有科学、完备和人性化的体制的企业去工作和发展,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机构智能交叉、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中小企业管理者应适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五) 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打造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对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最困难的、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需要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去完成。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有效,不但可以激发人才的热情,使其保持旺盛的进取心和企业荣誉感,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目标,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21 世纪给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严重性,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地位上来,尽快采取具体措施,落实人力资源战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但从接受一个观念到将观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是比较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庄卫民.关于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的若干思考[J].人口与经济,1999,(3).

  刘昊.中小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3).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4).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6).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3】

  浅析饭店人力资源的开发

  [摘 要] 饭店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

  饭店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在饭店管理中至关重要。

  在分析当前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措施。

  【论文关键词】 饭店 人力资源 开发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饭店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饭店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是跨越时空的战略工程,这些论断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

  但理论和实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实践中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及对上述论断的实施状况显然难遂人意。

  不然就不会出现一方面饭店老总抱怨管理人才难求,另一方面旅游专业院校毕业生“报国无门”、改投他行的尴尬局面。

  从局部和侧面看,这与饭店的人才策略不当有关,与毕业生个人期望值过高有关。

  若放置整体和深层加以考虑,则与缺乏能够在宏观上协调指导人力资源良性运转的体制和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有关。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跳出单纯就饭店论员工培训的圈子,重新审视目前饭店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综合考虑和分析人力资源形成、开发、管理和监控的全过程。

  一、饭店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1.饭店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失衡。

  目前,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的一个问题就是饭店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失衡。

  从纵向看,饭店业的发展呼唤着素质高、外语好、专业知识扎实、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而目前中专、职校生与本科以及更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等旅游高级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

  从横向看,饭店人力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缺口问题。

  其主要表现是既有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旅游人才难觅。

  学历较高的本、专科毕业生往往具备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而没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他们在旅游饭店的实践上有较大的欠缺;而旅游职校的学生往往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理论水平又有限。

  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失衡的状况与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有极大的关系。

  目前我国饭店的培训师资队伍有三类:一类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与实践的结合;第二类是饭店中的管理者和业务能手,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第三类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

  我国的现状是一、二类师资不少,而第三类师资相对缺乏。

  2.饭店业的人才流动频繁。

  饭店员工流动分为饭店行业横向流动和跨行业流动两种。

  饭店行业内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行业内劳动力的调剂,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

  而跨行业流动对于饭店乃至整个饭店行业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据调查,跨行业流动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饭店中一线操作服务型员工,这些员工初来饭店时,大部分没有上岗工作的经验,饭店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其培养为熟练员工,但是这部分员工的经济待遇在饭店中较低,而劳动强度又较大,因此他们的跨行业流动较频繁。

  频繁的流动,使饭店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就转化为沉没成本,减少了饭店的投资收益,同时还严重削弱了饭店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旅游饭店业的发展。

  3.饭店决策层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如何开发认识不足,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方法落后,尤其是培训作为开发的重要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饭店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1.改善教育体制,提高饭店人力资源的质量。

  针对我国目前教学同饭店业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尽如意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教学体制改革。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

  校企合作是国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及有效做法。

  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旅游业发展需要较多的技能型、操作性人才。

  为培养这种人才,国外许多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学合作,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

  合作的方式,一是学校对学生规定一定的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二是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应用科研、咨询和培训;三是以企业为主,

  与学校共同办学,形成企业的培训基地;四是许多旅游院校聘请教师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对企业实践经验都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教师讲授内容能够和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培养学生对旅游企业发展的适应性。

  国外的这种做法对于提高我国旅游饭店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加大饭店人力资源的供给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事实上,我国有许多大专院校己经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并初见成效。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不仅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路子,更是成立了山东商职学院餐饮中心,中心员工都是该系的实习学生,

  从管理层、操作间到服务第一线全由实习学生承担,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不仅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更提高了实战能力,该系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

  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在我国旅游院校中广泛推广。

  2.加强饭店人事管理,正确选择、使用和发展人才。

  饭店人事管理,是由饭店人力资源根据国家人事劳动政策和企业制定的管理方针与政策,对饭店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开发,在人事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员工招聘、员工考评、员工激励、员工培训、员工纪律管理、员工档案管理与人事统计等一系列日常管理业务中,为调动员工积极性,为达到饭店理想的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

  并始终保持旺盛的企业竞争力所进行的动态管理过程。

  加强饭店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适应形势发展,彻底解放思想,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饭店实际情况改革用工制度、干部制度、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等。

  在饭店内部建立起平等的竞争机制,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人力资源要不断开辟人员来源途径,努力做好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和发展人才的工作。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使饭店保持生机和活力。

  3.注重员工培训,强化员工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综合竞争能力。

  当今世界饭店业面临的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人才的竞争,造就人才、保护人才、使用人才是每一家饭店都不可忽视的问题。

  各饭店把留住人才、使用人才作为提高饭店经营利润的重要内容, 因为人才可以创造价值,人才可以降低成本。

  饭店业追求的不是用人多少,而是人的作用,提倡一人多用,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这样饭店就可以达到用最少的人去完成更多的事。

  因此,建立和完善饭店培养体系,培育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饭店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对饭店企业提高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训在饭店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在上升,任务在加重,培训已不单纯被看作是解决短期问题的一种临时性举措,而成为促进企业变革和保持企业永远不败的一种战略武器。

  饭店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实施培训的不同时间、地点以及培训的不同内容与性质进行区别分类,建立饭店多层次、

  多形式和多渠道的饭店培训体系,即根据员工不同的职务、年龄构成、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等级及其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分为不同层次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培训,

  最终使培训达到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饭店服务质量及提高饭店的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

  4.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制度和政策为导向的全体职工和企业领导的长期共识。

  旅游饭店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饭店中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努力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

  展示其才华,并通过提拔、表彰等激励手段,对员工的工作给予肯定,以满足专业服务人员的成就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主动了解员工的困难和要求,并尽力帮助解决,使员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能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除此之外,饭店还应适当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如果饭店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员工所付出的劳动相差太远,就很难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势必使一些员工跳槽,员工队伍不稳定将最终给饭店带来损失。

  参考文献:

  妥艳贞: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J].开发研究2016年第1期

  人的管理——浅谈饭店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9月6日

【人力资源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10-01

人力资源规划毕业论文10-08

人力资源大专毕业论文10-08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毕业论文10-08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10-01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论文10-0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10-01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01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