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时间:2020-12-10 12:10:37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希望您的毕业论文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学建模 教学策略 应用

  【论文摘要】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也逐渐成熟,那么在中学可设“数学建模”课程或进行教学也成为了新课改下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把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应用到中学教学中,还需要加以研究。

  数学建模是指根据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也就是对某一实际问题,经过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

  并依据某种“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即数学模型),然后求解该数学问题,并对此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

  若通过,则可投入使用,否则将返回去,重新对问题的假设进行改进,所以,数学建模是一个多次循环执行的过程。

  鉴于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对高校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数学建模也将被引入到中学教育之中。

  研究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并探讨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1.大学与中学在数学建模教学上的联系

  大学教育面对的是成年学生,而中学教育面对的多是未成年学生,在年龄上,两者有着区别;大学生是已经受过中学教育的学生,

  而中学生尚未完成中学教育,所以在受教育程度上两者有很大差别,但尽管如此,两者都是在校学生,都还处在教育系统之中,

  所以两者及两种教育环境仍然具有一些相同之处。

  1.1两者教学环境大同小异

  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课堂授课教学,都有固定的场所,特定的老师和相配套的课本教材等等,

  在这一点上来讲,两者区别并不大,都处在相同的教育系统中,只是两种环境中的老师水平不同,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教学深度不同罢了。

  1.2数学建模模式相同

  数学建模,本身内涵已经固定,既适合在大学教育中设立此类课程,也适合中学生进行学习,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要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

  都具备数学建模的实用化特征,但由于所用数学知识有所差别,解决的实际问题大小有差异,但都是解决问题。

  1.3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具备接受知识的能力

  数学课程在小学就已经开始设立,到中学教育程度时,相比小学生,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已经能够进行很好的知识理解,

  虽然并没有大学生的理解力那么高,但学习简单的数学建模的能力已经具备。

  1.4中学数学建模学习能为以后更深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中学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教学,能为以后高层次的数学建模培养人才,从早就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够减少将来遇到的各种问题。

  2.可应用于中学数学建模中的大学教学策略

  数学建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

  从以上的介绍可知,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中学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

  目前,大学课程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其中,能够很好的应用到中学数学建模课程中的也有很多,下面着重叙述比较常用且很奏效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1充分利用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度把握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工具,对教材进行深度把握,提高教材利用的效率。

  教材是专家学者在对理论深层地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总结研究出来的,教材内容既是理论的实践化,又是生活的理论化,

  其中要讲授和阐明的问题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教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要懂得充分利用。

  但教材中并没有告诉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是安排了需要进行教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如在对教材内容讲解后可以考虑把教材中的问题换一种方式进行重新提问和思考,变换问题的条件,更改提出问题的方式,对因果进行互换,结合新的问题进行重新提问。

  数学本身就是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简化,通过反刍的方式,把数学模型重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理解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内涵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2.2利用案例教学,设计精良的案例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具体而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已达到最终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而数学建模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则对应的是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进行数学建模问题的讲解,达到让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建模过程和方法以及建模的具体应用有清晰的认识的目的。

  数学建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即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

  事前是指教师在数学建模开始之前选择合适的问题,讲解问题的环境,也就是介绍清楚问题的背景资料,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建模可能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模型,以及问题的最终目的。

  事中是指在教师讲解清楚问题的准备工作之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要搞清楚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和模型工具,探讨那一种方法最为合理,最终决定使用的具体模型工具。

  事后则是指模型的最后检验,模型是否合理需要通过最后对模型结果的检验做标准,可以在两种以上不同的模型得出的结果之间进行对比,考察其存在的差距。

  2.3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进行实践

  课堂上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和探讨,课后要补以实践进行强化训练。

  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停留在理论阶段,虽然数学建模具有很大实用性,但是学生进行建模的时候只是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和建模方法,

  尽管学生也参与了一定的讨论,却仍然无法能让学生对用模能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因此实践训练成为了数学建模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数学建模实践主要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实验室实践,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数学建模专用实验室,实验室可以看做是现实的理想化环境,

  在理想化的实验室里可以很好的对认模、建模等过程的认识。

  由于中学生对理解问题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实验室可以不用那么复杂,这样既可以节约实验室建设成本,也能同时达到实践训练目的。

  一种联系实际进行实践。

  教师要从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他们自己比较相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学建模练习,然后以作业的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进行逐个批复,然后就发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

  2.4开展数学建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学校可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是竞赛制的,也可以是非竞赛制的,但对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都要给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建模活动要有规章制度,要比较正规化,否则可能会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建模过程要保证学生不受干扰,竞赛要保证公平、公开。

  2.5巩固学生基础,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建模首先需要的是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要过关,同时学生要具备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抽象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要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从一开始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还有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过程过于枯燥无味,那么学生们就无法提起兴趣进行学习,

  会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学习效果。

  数学建模过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是对实际生活进行简化的一个过程,它应该是生动的,有实际价值的。

  应该鼓励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用建模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发现的小问题,对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可以予以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黄乐华.中学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2003(12).

  [2]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材料[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3]石循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

【数学建模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建模论文开题报告09-14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规范10-16

数学建模论文写作技巧03-15

论数学建模教育模式探究论文11-03

基于数学建模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11-13

数学建模方法总结10-17

市场经济管理中的数学建模论文03-13

管窥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论文03-24

论数学建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教育论文11-02

数学经济建模在经济贸易中的效果论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