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论文

时间:2022-10-09 03:38:08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论文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论文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及贝多芬的情感历程阐述他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论文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论文【1】

  摘 要: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

  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关键词:贝多芬;创作风格;古典主义时期

  贝多芬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的产物,社会因素及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的音乐创作富有鲜明个性及时代特征。

  一、早期创作特征(1792―1802年)

  贝多芬1792年以前一直生活在波恩,在这里,他师从聂费,也是这一时期对他帮助和支持最大的人。

  当时受到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贝多芬此时的思想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的新观念,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也逐渐形成。

  1972年,他来到维也纳,师从海顿,开始了他的早期音乐创作。

  这一时期,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天才形象,显示出旺盛的写作欲望及生科的独创性,得到了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欢迎。

  他的创作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和生气勃勃的气势。

  与此同时,贝多芬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他的耳聋病症带来无法形容的痛苦,但最终战胜自己的沮丧,对艺术的崇高信念使他继续在不幸中生存和奋斗。

  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前两部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包括“悲怆”(Op.13)、月光(Op.27,No.2)、暴风雨(Op.31,No.2)在内的前20首钢琴奏鸣曲,一系列变奏曲,大提琴奏鸣曲,6首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三重奏等室内乐作品等。

  二、中期创作特征(1803―1814年)

  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成熟时期。

  197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崭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很快传遍欧洲,他与被压迫的人民有着强烈的共鸣,这种先进的思想也是贝多芬的政治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他在《第三交响曲》中所讴歌的“伟大的人”意味着一个新兴阶层和力量的呐喊,标题为《英雄》。

  作品中所蕴含的力量和热情,如同他那强烈的个人奋斗意识一样,其震撼力像法国大革命掀起的风暴那样猛烈而动荡。

  这样的风格也是种贯穿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中,他也是第一个把时代与社会背景用音符记录在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

  《第三交响曲》(Op.55,1803―1804)的构思与完成,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

  大量的杰作在这时期产生:从第三到第八交响曲,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从第21首“瓦尔德斯坦”到第26首“告别”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及“克罗采”、“春天”小提琴奏鸣曲,还有为戏剧、歌剧或芭蕾舞剧写的管弦乐配乐及序曲《科里奥兰》、《埃格蒙特》、《莱奥诺拉》及《普罗米修斯》,歌剧《费德里奥》等,这时期贝多芬以大量的创作显示出非同寻常的人格和艺术魅力,他在这个时期多获得的声望极高,已经与海顿、莫扎特并列为当时三位最伟大的音乐大师。

  这一时期的创作也和他的个人情感经历也分不开,从爱情的失意到以外的收获,他的创作《科里奥兰》、《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六(田园)交响曲》充分体现了他这时期的感情经历。

  《田园》是贝多芬早期的浪漫主义作品,对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乐的兴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晚期创作特征(1815―1827年)

  1815年拿破仑彻底失败,欧洲封建王朝开始复辟,维也纳成为欧洲封建复辟市里的政治中心,贝多芬所追求的平等自由思想和他所向往的共和主义现实都化为了泡影,他的创作陷入了低潮,其作品风格和内涵也发生了转变。

  这个阶段他埋头于搜集整理民歌并写作歌曲,民歌涉及到欧洲的许多民族,贝多芬沉浸于自己的遐想与思考之中,对他来说,音乐此时与内在自我的联系要比与外在客观的描述更为紧密,贝多芬为浪漫主义的后辈揭示出音乐艺术巨大而神秘的魅力和潜力。

  1824年首演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与同期的《庄严弥撒》,成了他人生目标与宗教信念的最后总结,证明贝多芬始终没有放弃自由平等博爱的信念和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逝世与维亚纳。

  四、总结

  贝多芬作为18―19世纪之交的作曲家,代表进步的世界观、伦理观和新兴阶级的审美理想,适应当时社会与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变革,将人类友爱的最高憧憬以他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

  贝多芬的创作虽然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体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但“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

  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气势,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这成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潮的启蒙精神。

  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载入史册。

  他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高尚、向上、前进的思想。

  为世界音乐的宝库增添了光彩。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2】

  摘 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起伏跌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阅历的改变其作品风格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其著作后,将其生平分为三个时期进行研究,通过对贝多芬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对比,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活阅历,创作环境等因素,通过赏析其代表作品,对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贝多芬 时期 创作风格 生活背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1早期阶段(1770-1802年)

  1.1作品赏析

  贝多芬的第五首小提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作于1801年,这是贝多芬最著名的小提琴奏鸣曲。

  标题“春天”是出版商加上去的。

  在贝多芬全部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春天”以其清新浪漫的风格成为十首中最女性化的,也是最著名、最易于人们接受的一首。

  正如其标题所示,它热情、质朴、豁达,充满着幸福和希望。

  贝多芬第一次打破了在小提琴奏鸣曲中三个乐章结构的局限,而在中间加入了一个谐谑曲乐章,这使得从开始的快板乐章到最后的回旋曲乐章之间更加丰富,结构也更加有机化;这也体现了一种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结构思维,使得音乐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四个乐章总体速度布局是:快一慢一很快一快。

  人们可以从这一段轻松愉快的旋律中呼吸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1.2创作风格分析

  贝多芬在此期间创作了九部奏鸣曲,其中包括Op2,No.1;& No 2; Op 7;Op.10,No 1―3: Op.13 “悲怆” Op 14,No 1―2;Op 22; Op2:Op 27,No 1&No 2“月光” ;Op 28 “田园”。

  早期的贝多芬奏鸣曲受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影响很大。

  结构上中规中矩,甚至出现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子” ,但其中有的作品在曲式结构上已经出现追求变化的端倪(如Op.10,No 2,贝多芬在这部奏鸣曲中完全没有使用慢板乐章)。

  他这一时期的乐曲大多呈现出优雅的古典形式与风格,倾向于莫扎特和海顿的乐风,不过已可在其间隐约察觉到一股想要打破传统的力量存在。

  整首曲子不长,旋律温暖明亮,是让人爱不释手也耐得住细细端详的一首。

  钢琴与小提琴两情相悦,相视而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乐曲的一开始主部主题就由小提琴把青春的气息弥散开来,钢琴紧跟着对答,像是倾诉,也似感慨。

  全曲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乐观的情绪,音乐轻松活泼,犹如绚丽灿烂的春光。

  2中期阶段(1803~1814年)

  2.1作品赏析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又称“英雄交响曲”作于1804年。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

  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此乐时常被列举为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

  2.2创作风格分析

  贝多芬的创作风格有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他在这里没有和现实进行斗争,没有进行痛苦的宣泄,而是为追求更高的理想进行召唤。

  贝多芬中期作品的总体风格是扩大形式。

  这一时期是贝多芬音乐风格完全成熟的时期,贝多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语言。

  他的很多著名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抑郁中的反抗和诗意的抒情成为贝多芬音乐情绪表达的两极。

  3晚期阶段(1816-1827年)

  3.1作品赏析

  P.101是一首具有浓厚幻想风格的奏鸣曲,有着温柔抒情的感情;OPl06的四个乐章,是所有奏鸣曲中规模最为庞大,技术最为复杂的巅峰之作,以鸿篇巨制对恢弘宇宙进行了宏伟概括,对人类情感进行了复杂的探索:代表贝多芬奏鸣曲艺术最高成就的OPlll,只有两个乐章,这时贝多芬似乎已试尽了奏鸣曲曲式的一切可能,这两个乐章所表现的流畅的,对比的,以及十足的完整性所取得的全部成就的努力让我们感到作曲家已完全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音乐已经超越了乐器演奏的局限,作曲家在自己内心筑起了一座永不倒塌的丰碑。

  3.2创作风格分析

  可以说贝多芬晚期作品中每首都是经典之作,是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总结,这些作品在曲式和内容方面,都具备宏大而气势磅礴的风格。

  “他使奏鸣曲形式服从他完全成熟的音乐家才能的非凡幻想”,结构已放在次要位置,以一种更复杂,灵活和富于变化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生活的哲理。”晚期的“五大奏鸣曲”明显地表达了贝多芬此时创作的根本倾向――自由式、心理式、深刻的哲理、宗教情感、复调手法及浪漫主义艺术思维等”。

  他的创作已从早、中期那种强烈、充满矛盾开始转向为自我反省、追求超凡宁静的精神升华的境地,预示着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

  4 结语

  贝多芬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带给了我们不同风格的音乐盛宴,分析贝多芬的创作风格,不仅要涉及到他的全部的作品和他不同的生活经历,了解它们各自的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熟悉它们的整体风格和音乐构思,而且也必然涉及对音乐中创新观念、哲学思维和艺术价值等的评价问题。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音乐,赏析其不同时期的创作异同。

  参考文献

  [1] 命运的弄潮儿――贝多芬[J].文艺理论,2010(3).

  [2] 翟静.谈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意蕴[J].音乐创作,2010(5).

  不同时期中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征【3】

  摘 要:作为音乐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贝多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令世人铭记的作品,在他的一生中,其创作风格也伴随着其阅历的增长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对不同时期贝多芬的艺术风格特征的描述,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丰富的贝多芬。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特征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经历,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也伴随着他阅历的增加与时间的流逝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特点。

  贝多芬毕生所追求的是音乐的自由,这从他的艺术风格变化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从开始的古典艺术特点走向非正统,再向全面自由化的迈进,贝多芬以其丰富的创作生涯回应了自己毕生所追求的音乐理想。

  在贝多芬初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中。

  一、钢琴奏鸣曲的发展历程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奏鸣曲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开创到成熟、再到完善的过程,十七世纪早期出现了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一百多年以后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创立了以四个乐章形式表现的独奏奏鸣曲。

  半个世纪之后海顿与莫扎特又将钢琴奏鸣曲的结构形式改进为三个乐章,之后贝多芬有对钢琴奏鸣曲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完善,标志着钢琴奏鸣曲进入到了成熟阶段。

  贝多芬是音乐节的奇才,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的音乐作品,在他早年的音乐创作中,由于受到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其作品呈现出了明显的古典主义的色彩。

  或许是上帝特别的垂怜了贝多芬,给与了他更多的音乐天赋,贝多芬凭借其对音乐自由的无限追求和创新的意识将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带向了一个更加崭新的时代,他的作品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感情色彩更加浓厚、演奏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贝多芬终于挣脱了传统的束缚,将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走向了自由化的境界。

  二、不同时期中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既秉承了先贤们艺术创作上的优点,又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并且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的创作追求自由,撬动了古典创作形式刻板的状态。

  (一)贝多芬的早期音乐创作风格.这一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受到古典音乐的影响,其作品具有非常强的古典艺术特点。

  作为欧洲古典音乐中最为普通的大型、多乐章的作品结构形式,欧洲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呈现出古典主义色彩不足为奇,贝多芬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自然也会受到它的影响。

  (二)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风格.这一时期的贝多芬进入到了创作的丰产期,由于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反对社会丑恶、发扬美德的倾向,在形式方面贝多芬对套曲结构进行了创新,将自己的创作风格大胆的表现出来。

  《月光曲》、《黎明》、《热烈》《暴风雨》等十六首作品是贝多芬这一阶段的名篇,笔者在此仅对《暴风雨》这一作品进行分析,因为这一作品就像许多著名评论家说的那样:《暴风雨》就是贝多芬,贝多芬就是《暴风雨》。

  这一作品充分表现了贝多芬渴望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渴望自由的理想。

  (三)贝多芬后期音乐创作风格.贝多芬创作的后期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他自己的境遇都处于一种压抑的状况。

  当时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受挫,贝多芬自己的生活也陷入危机,经济窘皮、耳朵失聪一系列的打击让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音乐创作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但就是在这一时期,贝多芬以他顽强的意志力创造了他此生最引以为豪的作品,在他晚期创作的作品中,每一首都是经典之经典,内容也更加的理性和安宁。

  在贝多芬这一时期的五首作品中,《降B大调第二十九奏鸣曲》最有代表性,这一作品的篇幅最长,对于音乐的感悟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将各种音乐表现手法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组合。

  这样的创作手法对于演奏者是一种考验,要求演奏者具有极高的演奏技巧功底和良好的应约领悟能力,同时对欣赏者来说也是一种历练,欣赏者需要在煎熬与感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十九世纪结构最为复杂的钢琴奏鸣曲。

  三、小结

  贝多芬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为世界音乐史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他依靠上帝赐予的天赋与自身的努力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尽情的释放出来,为后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从贝多芬早期、中期、后期的音乐创作风格中我们窥探了他在音乐上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过程,也见证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产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邵义强.古典音乐400年―维也纳古典音乐赏析[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小龙.贝多芬<庄严弥撒>中的仿古与象征手法[J].音乐研究,2009.

  [3]韩志伟,倪娜.康德论艺术[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12).

【贝多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论文】相关文章:

不同时期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10-05

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论文10-10

新时期经济管理的论文10-09

盛唐时期假日的构成分析论文10-10

新时期下的医学护理教育论文10-08

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10-08

新时期体操教学论文范文10-05

新时期林业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10-12

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研究论文10-10

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研讨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