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院大学生科技论文

时间:2023-04-01 09:36:18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学院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中医学的理论及其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思维方法相吻合。现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医学院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中医学院大学生科技论文篇1

  浅谈“五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摘要] 中医五行学说将五味归入人体五脏。

  本文根据五味生克乘侮规律与五味作用探讨了五味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养生康复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 五味;中医学;运用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中医学运用五味指导诊断、治疗疾病和养生康复,颇具特色。

  本文就此探讨如下:

  1 五味运用于中医诊断、治疗、养生康复的理论依据

  中医学根据五行学说的取象类比与推演络绎方法,将五行与五味、五脏、五色、五方等联系起来。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又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这些阐明生理上五脏对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归。

  五味应五行,把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推演到五味中则形成五味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即相生关系为酸生苦,苦生甘,甘生辛,辛生咸,咸生酸;相克关系为酸克甘,苦克辛,甘克咸,辛克酸,咸克苦。

  中医学据此来阐释五味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协调平衡的整体性。

  另外,中医学认为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燥能坚,咸味能下能软。

  这些为应用五味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用药和养生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 五味运用于中医临床诊断

  中医学认为五味源于天地之气所化,靠舌的味觉功能感知,机体病变会影响舌的味觉功能而使患者产生异常味觉和对五味的好恶发生改变。

  应用五味与五脏间的关系来分析这一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

  2.1 问患者口味以知五脏病变

  口味即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

  口为脾窍,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脏腑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病变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的味觉,口中异常味觉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故临床可根据味脏关系分析患者口味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如口咸者多属肾虚,因咸味入肾,肾病可使口中咸;口甘多脾胃湿热,因甘味入脾,湿热蕴结脾胃,浊气上泛,故感口甘;口中泛酸多肝胃蕴热,因酸味入肝,肝热之气上蒸于口则口中泛酸;口苦多心火,因苦味入心,心属火,火邪炎上则口中苦。

  可见临床问诊病人异常口味可助诊断。

  2.2 问患者对五味喜恶可测知五脏病变

  五脏对五味各有好恶,五脏病变也会使好恶发生改变,不同脏腑的疾病可产生不同的饮食嗜味,临床可据此测知五脏情况及病变性质。

  《难经・六十一难》指出:“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主所起所在。

  ”如嗜甘者多脾虚,因甘入胃后先入脾,能补脾体,助脾用,复其运化;又脾欲缓,甘者能补能缓,故脾虚者嗜甘。

  其他如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肺病嗜辛,肾病嗜咸,其理同。

  因此问诊患者对五味的好恶对于诊断其患病情况及性质,无疑是一大帮助。

  3 五味运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五味与五脏相互应通,五味间存在生克制化,且五味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可根据药物性味及对脏腑的影响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3.1 运用五味分析药物归经

  一般药物均具一定的味,根据五味与脏腑的关系可知其归何经,因此五味可作为分析药物归经的依据。

  如酸入肝,白芍、木瓜等味酸故均可入肝经;苦入心,黄连、苦参等味苦故均可入心经;甘入脾,茯苓、山药等味甘故均可入脾经;辛入肺,麻黄、桂枝等味辛故均可入肺经;咸入肾,海藻、昆布等味咸故均可入肾经。

  3.2 运用五味指导方剂配伍

  中医学认为五味各具功用,因此根据五味各自的不同作用进行组方是古人重要的方剂配伍原则。

  如治营血亏虚,疏泄失常致月经失调等证的四物汤即按《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的原则组成。

  肝欲散,故方以辛散的当归、川芎助肝用,复其疏泄,顺肝条达之性为补;白芍味酸,补肝体,性能收涩而缓肝急,熟地味甘,甘味能补而养肝血,肝血能藏,逆肝条达之性为泻。

  辛酸补泻,切中病机,使肝功能恢复,其病自愈。

  又如治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桂枝汤即遵《素问・至真要大论》之“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的原则。

  可见药物的味及作用是古人制方的重要依据。

  3.3 运用五味指导治疗用药

  知道患者所喜所恶之味与药物之味,在遣方用药上对如何安脏气、祛病邪会更有把握。

  即从所喜某味知某脏虚,以具某味之药助某脏气以祛病邪。

  如中气不足,脾精偏虚喜食甘味者,可用黄芪、大枣、茯苓等味甘之品甘温健脾或甘淡实脾;肝阴不足喜酸味者可以山茱萸、白芍等味酸之品以补肝体,缓肝急;心火旺喜食生冷可以苦寒之黄连、知母、木通等清心泻火。

  总之五脏各有体用,临床用药得当,效果明显,相反若用药之气味与脏之体用不符,必益病邪,病不易愈。

  4五味运用于中医养生康复

  临床上一方面可根据患者对五味的喜恶通过食物来补所病脏腑之不足,平调其偏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据四季变化与味脏关系调整饮食,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4.1 运用五味指导食物调养

  饮食具有五味,五味内通于脏,因此治疗疾病用药固属重要,饮食调养亦不可忽视。

  一方面,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及患者病情、习惯口味对食物加以选择,通过合理调配,增进患者食欲,利于脾胃运化,发挥后天生化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另一方面,患某病不宜过食某味,否则不但不利于治病,甚至加重病情。

  如《素问》指出:“气病无多食辛,血病无多食咸,肉病无多食甘,筋病无多食酸,骨病无多食苦。

  ”又比如从现代医药角度看高血压患者过食咸食会加重高血压,溃疡病患者食甘味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等。

  因此,当据病情而近其所喜,远其所恶,给以适当食物之味调养,补养脏气,有助于药物发挥疗效,促进疾病康复。

  4.2 运用五味指导预防养生

  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养生防病、益寿防衰的作用,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度,其中饮食之味尤为重要。

  首先当调节饮食,不偏嗜某味,若偏嗜某味久必致某脏机能偏盛,机体阴阳失调产生疾病。

  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可见五味调和的重要性。

  此当为养生者戒。

  其次,根据自然变化规律、五味间生克制化及味脏关系调节饮食,天人合一,对于保证机体健康很有好处。

  如春季肝气旺,其味酸,木能克土,脾属土,其味甘,故当春之时饮食之味要减酸增甘之物,以护脾气。

  同理,夏季宜减苦增辛之物以护肺气,秋季宜减辛增酸味之物以养肝气,冬季宜减咸增苦味之物以养心气。

  由此可见运用五味指导养生防病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学运用取象类比与推演络绎方法,据五味生克制化规律与味脏关系,将五味用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用药和养生康复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学院大学生科技论文篇2

  试谈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摘要】中西医 理论 体系的不同,根本上源于其 社会 文化的差异,但在其表象上则表现为传统 自然 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从中医、西医 哲学 思维差异;“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阐述了之关系。

  【关键词】循证医学 医学模式 中西差异 医学哲学

  循证医学是一门近十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兴的西医 科学 ,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 发展 和变革,简单来说,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十分相似于中医的“据证而辨”、“审证求因”。

  1 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除了受到当时社会 历史 背景、 政治 经济 等条件的制约外,哲学思想的指导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 中国 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和西医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

  哲学思想中起着持久 影响 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通过“气”和“象”联系起来,是不可分割的。

  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都表现了这一种思想。

  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仅仅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说成是“属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经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点反映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而西方的哲人则认为宇宙是结构化的。

  这种思想使得人们认识事物都从微细的、具体的、静止的角度出发,表现在西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体结构的具体化 分析 ,也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学、分子学说。

  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医学中,曾经出现过颇为相似的学说,即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

  中国的五行学说讲的仅仅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并不是说肺是由金构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认识却是具体的,如“神经由火、土和双份水组成”。

  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结果完全是随着 科技 的发展、由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也导致了中西医不同的发展方向。

  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体解剖的开展和对人体物质化学的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代 细胞学和分子学说虽然相似于中国的“象”,但相比之下中医的“象”更为抽象和复杂。

  2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

  如果说连续和结构的观念对医学的直接作用决定了中西医 发展 的不同方向的话,那么从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和还原的观念则决定了医学这一门具体学科在 中国 和西方不同方向中的进一步升华。

  在中国,人们认为宇宙是个整体,所以人体的生理状况也是和 自然 环境高度统一的。

  “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在西方也出现了一种类似的且很有 影响 的占星术,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医“天人相应”思想是视人体为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生生相息,宇宙中某一部位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相应部位的变化,这是系统理念的表现。

  而占星术则认为天体的运动引起人体的变化,这是把人和自然相割裂的,就比如街上的噪音引起人的反应一样。

  所以在中医中可通过 研究 某些特殊部位如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来诊察疾病,通过望闻问联系五脏六腑出现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变化(也就是西方医学认为的病理变化),采取中药、针灸、理疗等整体 治疗 手段,达到气血和顺、阴阳平衡,使人的正气充沛、病症缓解和痊愈。

  西方医学中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都是割裂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就是把人的器官、组织、细胞进行分解,对疾病的研究也是先把人体和病原分开,再逐步深入地讨论。

  这就使得西医走上了与中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中医学在理解整个人体的同时,把内脏发生的微妙的病机作为诊断依据,却被后人理解为模糊化;而西方医学在精确地探讨人体内各部分细胞、分子状态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的生命整体的把握,所以临床上多为“对症下药”。

  3 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闭合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使得中西医在认识世界和自我的 方法 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中医使用闭合的方式思考 问题 ,认识世界也总是以自然 社会 为本位,改造自我以适应之。

  而在西方则是开放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本位,改造自然社会适应“我”之需要。

  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也深刻地引起中西医特别是在治疗上的差异。

  中医针对的主要方面并不是疾病而是证,是通过增强人的抗病能力调整内环境,下一番扶正祛邪的功夫,病就可以痊愈,所以有着“异病同治”的说法。

  在这中间就可以看出“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即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适应天地间环境的变化。

  首先,对构成物质元素的理解不同。

  西方自然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因此,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是有个体的,是有形的。

  而我国却是气一元论自然观,即世界万物是由连续的物质——元气构成,且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气是整体无形的。

  气能托起宇宙,气能穿透万物,在人体中气能推动血液,贯穿于五脏六腑之间,成为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次,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善于对客观世界加以整体理解,故在中医里有重阳则热、重阴则寒、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 理论 基础,在人体发病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在中国 哲学 上不占重要地位的世界本原问题却是西方哲学所关心的。

  西方哲学认为天人各异,先辨其异,再求其合。

  其思维方式偏重于逻辑 分析 ,侧重于对自然和自然观的思索,尝试对客观现象作出各种解释和说明,思维习惯于从个体出发,故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世界。

  由此造成了西方医学以机械观点看待疾病,强调各种致病因子,过分依赖检查结果和理化检验数据,完全用仪器等理化手段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强调以局部病灶诊治疾病,着重于从微观机制上研究疾病。

  18世纪意大利医生莫干仑和法国医生毕夏分别把疾病定位于器官和组织,而德国病 理学 家魏尔啸创立的“细胞病理学”把疾病定位于细胞的变态。

  这些都表明西方医学侧重于点的研究。

  中医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运动、变化及发展的根本 规律 在于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方面一阴一阳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赖。

  只有保持相对阴阳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天人相应”不发生疾病。

  但是中医毕竟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同样受到道家儒家的影响,所以个别医者过度重视整体,忽略了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分析,忽视 科学 的逻辑推理及对具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如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使得中医学的解剖知识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使其无法从微观方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所以在特定的科学、文化理念及哲学思维的背景中,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中西医两大医学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这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其次,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框架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实践中新陈代谢,在吸收中重构新的理论大厦。

  第三,它们中的某些要素经过改造可容纳到另一个理论体系中去,在相互补充中发展自己,如中医已吸收西医学的化验、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西医也已经把针灸和中药用于了治疗。

  可以通过寻找二者之间的交叉点与共同点,然后逐渐将其分化、发展,使传统中医学在某些领域或局部真正实现与 现代 医学的理论统一。

  同时,因为中医学中的某一证往往包括了西医学的多种病,而一种病又常常涉及到多种证,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就应该先把中西医之间的“病”和“证”规范统一化。

  西药的研究也是从分子量子的角度出发,而中医药在辨证之后往往可以因人而异制订出不同的配伍,所以中医辩证施治可以更好地为西医在整体上保驾护航。

  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某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比单一疗法更为优越的疗效。

  中西医作为两门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随着各自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相互汲取与消化,一定能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走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当中医药克服重重困难与循证医学一起翱翔时,它也定将赢得更重要的发展契机。

【中医学院大学生科技论文】相关文章:

水利科技论文10-01

科技小论文精选范文10-07

科技论文范文10-07

科技论文优秀范文10-07

教育科技论文10-01

科技论文评语大全10-05

科技论文摘要11-16

科技小论文参考范文10-07

科技金融及其培育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