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

时间:2023-04-01 09:14:40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能帮助大学生良好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开展整合工作需要使用到有效的模式和方式,比如说针对教育原则、教育的方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学观念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

  第一篇: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民族预科教育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这种教学方式在普通高校中是比较特殊的。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与一般高校学生相对比来说承受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可能会更多,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

  一、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理以及文化的差异,导致民族间的整体水平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少数民族聚居地都较为偏僻,不同于汉族人民的居住环境,因地区的差异,导致教育水平的差异,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为落后。

  因此,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国家近年来致力于解决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而民族预科班便是因此而诞生的,由于少数民族的教育基础较为落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导致在学习中经常落后于多数汉族学生,

  从而导致少数民族的学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自卑感,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预科阶段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多数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主要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等问题,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不能单从学生成绩上着手,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民族较多,地理上的差异导致了文化风俗的差异,通常沿海地区的人民较为富裕,而西部地区的人民则较为贫困,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因此,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主要来自全国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环境都较为恶劣,经济水平落后,

  交通不便,信息堵塞,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学生在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时,难免出现不适感,加之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心理上的自闭,导致学生往往难以良好的融入到全新的大学生活中去。

  此外,少数民族的人民多数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且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也与多数普通大学生有所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由于文化上的冲击以及价值观的不同等等因素,致使少数民族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不适感,同时还伴随着矛盾感和冲突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焦虑、抑郁以及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与此同时,还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的贫困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来自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当进入高校后,面对当地丰富的物质环境,会感到有所不适,甚至是压力感,同时,城市较高的物价水平和被其他同学消费观的冲击下,难免会感到自卑,

  进而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这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的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参与任何的课外活动。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多为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这种态度下,学习水平自然是难以提高,而且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低下,

  教师水平也不够专业,导致学生整体水平落后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往往会觉得在学习上有所力不从心,渐渐地被其他同学远远甩在了身后,从而对学习产生反感,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影响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然而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不高,缺乏对于职业世界的认识,

  加上不清楚自身的情况,从而导致在预科学习期间出现迷茫和困惑的心态。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文化交流愈发频繁,而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于贫困地区,科技落后,信息堵塞,进入高校后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时难以接受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心理承受力稍弱的,

  还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显得较为焦虑;还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接触到各种新奇的网络游戏后难以自拔,沉溺其中,最终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影响了自己的学业。

  三、相关建议

  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入学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建立起相关的心理档案,并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摸清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建立包括他们的民族文化背景、家庭状况、家庭经济收入、人格特征等信息在内的学生心理档案,为以后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要将心理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帮助学生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与其他民族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文化水平的综合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心理教育课程对于解决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水平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保障,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预科班班主任进行教师培训,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以此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班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将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核心问题。

  因此,要实质性地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需要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这类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实际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小玲,胡良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2]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

  [3]江卫华等.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干预模式[J].探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1).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证探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前者主要培养大学生们的健康心理素质,后者是提升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从大学生们自身的实际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关系入手,对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充分介绍和说明,并以此为根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重要模式和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证

  1前言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对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经受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缓解大学生们心理问题,提升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着独特的专业性,能够提升大学生们的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们更加有效参与到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当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关系

  2.1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积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项知识教育、咨询性教育或者行为训练教育等。

  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积极针对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以达到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觉悟,指导大学生良好行为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理论基础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使用了心理学的原理,也就是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以及普通心理学方面这些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用了思想政治理论,通常政治理论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直接理论基础。

  第二,教育方式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人的心理因素,不断表现人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性,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心理水平和个体素质。

  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了一定的理论体系,积极开展受教育者的教学工作。

  第三,教育目标不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视学生们的心理调适,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性功能,它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们有效应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注重提升学生们的政治品德,社会性功能更高,将教育目标放在了培养学生们树立良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2.2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们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放在了提升大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又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各项情况,包括心理状况、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起良好的情绪控制力,这样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更加主动的、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项问题[2]。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促使大学生们积极运用思想政治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和能力,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良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实施,能帮助大学生逐渐树立起更加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起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于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对于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项问题、困难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撑[3]。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重要模式和方式

  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针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升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信心和勇气具有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能够起到良好效果。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4]。

  3.1教育观念方面的整合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

  不论是思想还是心理,都是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育大学生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观念,塑造出更加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两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整合过程中就需要从教育观念入手,

  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同步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3.2整合教育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使用移情和保密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坚持价值引导和公开性原则。

  从这种教育原则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有效融合的,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两者都是从调动学生思想、情感方面入手的,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性较为重视,关注学生们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从这方面来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能够进行有效结合[6]。

  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涉及到价值导向的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需要积极调动学生们的情感认同感,针对这一特质,结合两者之间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一些辩论赛或者心理剧方面的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效果[7]。

  比如说,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剧表演活动,让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其中。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出一些具有时事性的话题,让学生们编制出相应的心理剧剧本,针对学生们选择出的剧本,教师可以选择出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剧本,同时还能对剧本进行润色、修改,让学生们进行表演。

  其次,大学生们可以按照心理剧剧本,自觉安排自身的角色,然后参与到心理剧的排演之中。

  大学生们在练习心理剧的台词,练习剧情的过程中,能逐渐理解到各个台词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增强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8]。

  3.3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从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是提升教育效果,调动大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主要是教师需要针对大学生们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进行充分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需要将两者的联系点进行充分分析,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自觉地参与到心理辅导工作中,同时还需要讲解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两者的联系。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使用一些心理教育中的会谈技巧,让学生积极讲述自身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后续的教育工作[9]。

  3.4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工作,需要积极使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

  教学内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前提保障作用。

  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自身的思想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就容易出现一些过激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这将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掌握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知识和内容,同时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知识进行有效讲解,这对于促进学生们全面了解到思想、品德、情操、信念问题,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然后按照教学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串联。

  4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能帮助大学生良好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开展整合工作需要使用到有效的模式和方式,比如说针对教育原则、教育的方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学观念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成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证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2):149-150.

  [2]闫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06-108.

  [3]郜静.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4]邢鹏飞.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34-43.

  [5]叶卫树.大学生盗窃犯罪的成因与对策——以浙江省某市五校近五年统计数据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78-82.

  [6]阿斯亚艾尼,姚萱,张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状况实证调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9):238-239.

  [7]陈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关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32-34.

  [8]宗惠,张艳.财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探析——基于安徽财经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J].宿州学院学报,2014,(8):111-113.

  [9]严建雯,汪莹.大学生心理特征视阈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实证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106-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模板10-01

浅述中学音乐教育的研究性学习10-26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探10-01

六西格玛管理与统计学浅述10-06

浅述农村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的现状教育论文03-23

浅述借款合同履行地的确定10-08

计算机网络安全浅述09-30

浅述《伤寒论》中的治未病思想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