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毕业论文

汉代的统治思想学说

时间:2022-10-05 19:20:42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代的统治思想学说

  汉代的统治思想学说【1】

  [摘 要]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

  从此,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关键词]黄老之学;董仲舒;天人感应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灭亡了,虽然它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战乱,但它还是延用了法家思想,这种思想体系只适用于战乱时期不适用于和平时期治国,而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却是在汉朝确立的,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的结束,可以说思想上的封建社会是从汉朝开始的。

  要提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就要了解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说

  西汉初年,经泾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此时,道家学说形成两派。

  “黄”―黄帝的学说,“老”―老子学说,黄老之说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

  黄老之说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黄老之学虽然对包括早期道家在内的先秦各家学说都有批评和舍弃,但却在另一方面突出地表现了它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之善的特点;二是黄老之学强调的是“无为而无不为”,一方面它遵重的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另一方面它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张“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主义。

  黄老之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主张统治者“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用民力”等,要求统治者适当减轻人民负担,不要过度地剥削压榨人民。

  这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人民发挥生产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

  这些主张既符合人民休养生息的愿望,也适合统治阶级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汉初从惠帝到武帝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汉初的几位皇帝和宰相都崇拜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汉初的一些重要思想家和陆贾、贾谊等人的政论著作,也明显地吸收了黄老之学的内容,如陆贾《新语》中《道基》、《无为》、《至德》诸篇。

  黄老之学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使汉初经济在很短的巩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汉初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随着统治阶级本身力量的强大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统治者必然要求强化和集中权力,不可能再安于“清静无为”的自由放任状态,于是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也就随着国家由弱到强的转变,走上了由盛到衰的道路,最后让位于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二、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是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他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事实,将周代以来的宋教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第一,“天”的学说

  在董仲舒的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

  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

  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于天使其神化,伦理化。

  他又把天体运行说成为道德意识和目的的体现。

  第二,“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有两个要点:(1)神学的灾异谴告说,变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惕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2)“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人之阴气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而起,其道一也。

  ”“无人感应”说牵强附会带有深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他宣扬这一学说,也包含着限制君权,维护封建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第三,人性论

  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他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是天的副本,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人,人的性情禀受于天。

  他认为被统治者的大多数属于“中民之性”,需要统治者加强道德教育。

  第四,伦理学说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论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他把人性看成“受命于天”的资质。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张,强调义重于利,在志与功的关系上强调志,主张“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认为动机不善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

  第五,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

  董仲舒认为历史是按照赤、黑、白三统不断循环的。

  每代新君主受命称帝,必须根据这三统来改,正朔、易服色,这中“新王必改制”但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纲常名教,万古不灭的僵死教条,起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

  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尊崇儒家,包括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他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了2000年之久。

  参考文献:

  [1]晁福林《中国古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出版。

  [2]林剑鸣等《秦汉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会1995年版。

  [3]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会1995年版。

  [4]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区2000年版。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地位【2】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具有世界意义,学习并研究孔子的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思想;主张;教育思想;哲学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具有世界意义,学习并研究孔子的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

  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而得不到重用,晚年致力于古文献整理。

  相传孔子先后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等书籍。

  而孔子一生的言论经过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子弟的整理,形成了《论语》一书,折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社会动荡,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曾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因连年战争,不断加重对人民的搜刮、盘剥,“苛政猛于虎也”。

  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社会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孔子的“仁”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到破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制度来规范约束统治者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以及人民之间的关系,而西周初期的社会制度,在当时对社会的稳定作用,使孔子认识到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必须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恢复和维护周礼,把颠倒了的社会等级秩序重新恢复正常。

  孔子所处的时代,教育被官府垄断,贵族子弟享受教育权利。

  孔子认为社会秩序、人伦关系遭破坏,其重要原因就是贫困子弟无法接受教育,无法理解周礼的社会价值。

  儒家学派诞生地是当时的鲁国,而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

  周公旦是周朝开国天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长期在周王朝执政,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他的封地鲁也就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之一。

  鲁国因此保留了很多的西周文化传统,这不可能不对对孔子产生影响。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论语》中有109次提及到“仁”,有75次提及到“礼”。

  对于“仁”和“礼”孔子有多重解读,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

  “爱人”是对统治阶级内部和外部矛盾的承认。

  在统治阶级内部,“爱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统治阶级外部,“爱人”就是把阶级压迫控制在老百姓能够承受的程度,不致使阶级矛盾激化。

  他认为,作为一个“仁”者,应该是“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还应该做到“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仁”的思想包括了对老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礼”是指周朝统治者建立的宗法制度,“克己复礼”就是克服主观喜好,承认“礼”的客观存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认为只有对自己进行克制,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的规范。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么这个人就具有了仁德。

  孔子还要求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要“为政以德”,对待老百姓不要过分的压制和剥削,要用“德”去教化老百姓等。

  另外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的位置。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在孔子之前,学校主要是为贵族子弟服务的,一般的老百姓子弟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晚期,封建制逐渐取代了奴隶制,这时民间的私人讲学也逐渐兴起了,孔子开始兴办私学,招收平民子弟学习。

  相传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有教无类”,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孔子也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的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学生之间存在个性的差异,也存在者程度的高低,所以在教学中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另外,孔子还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进行教育。

  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文化传承上,孔子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被后人称为“六经”。

  四、孔子的哲学观

  天命观上孔子曾对殷周以来的天命思想深信不疑,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可以主宰一切,人的命运也是由天来安排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然而,类似于颜渊遵天命,却穷困潦倒;子贡不受命,却货财满篋等活生生的事实的发生,使孔子对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不再把天命作为言说的重点,而是对自己的思想辐射点做出了重大抉择,着重关注人,关注现实,这一转变,使儒家最终没有走上宗教之途。

  在认识论方面,孔子把人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等,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提倡“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思考的重要性,主张思考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否则便是空想,这在一定意义上已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且相当重视理性认识。

  孔子还主张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

  五、孔子思想的地位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尤其是稀罕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获得了“独尊”的地位,宋明时期的改造等,形成了一个极其完备的思想体系,成为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世景仰。

【汉代的统治思想学说】相关文章:

汉代院落建筑形式探析论文10-11

汉代园林艺术论文10-08

汉代古文经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0-26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类型与特点分析论文10-11

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的造型特色10-26

初中历史教案:《夏商王朝的统治》11-26

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的教案10-07

暑假对同学说的祝福语07-20

孔子学说正在成为世界哲学的论文10-08

初探中医学阴阳学说论文10-08